裙臣天下·朱砂引作者:水潋染
第15章
这一年,建元帝十五年。灯火映衬下的凉州城还是一片风光无限,可远在千里之外的京都,却不怎么平静。
要说起当朝这位九五之尊,那可是朝臣们心中的英明领主,百姓们心中的再生父母,青史上永垂不朽的一代天骄。
大梁初建于始帝,也就是当朝陛下的太爷爷。始帝一介平民出身,算是山林草莽野夫之辈。本也安安分分想做个庄稼人,奈何前朝制度混乱,官官相护,苛收杂税,弄的百姓民不聊生。
当时那个位于九五至尊之位的皇帝,是青史上所记载少有的貌美帝王。但若是论其德行,实在让人不敢恭维。
荒淫,昏庸,残暴,治国无道。
本来皇帝老儿是个什么样,不关始帝一个老实农民的事,可偏偏那皇帝也不知听了什么人的谗言,说荒野山村的处子最具仙人灵性,那殷红的处子血,更是令人长生不老的秘方。
那皇帝一听来了兴致,立即下了命令,要在全国搜罗百余名十三岁至十六岁的貌美处子。始帝家中恰好有一对双生女,正是豆蔻年华,且美貌之名已然传遍十村八店。始帝也是个硬气的铁血汉子,连夜打包行李,将两个女儿连同妻子送去了已嫁出去的妹妹家,自己硬撑着地方官的压力,抵死不肯交出女儿。
要说官逼民反,正是这个道理。
地方官只顾自己取悦圣上,只将满心焦急化为压力使给始帝。
始帝一看自己都快闺女都快保不住了,一怒,干脆就反了。
造反的过程大多是像历代那样,始帝先是私下联络起那些不愿交出自家女儿,却被苦苦相逼的人家。一看有人带头,那些人也干脆眼一闭牙一咬,硬着头皮跟着干了。
就这样,造反的队伍越来越壮大,一路上都有人加入。凭借着人数上的条件,和这些人都是不怕死的田野汉子,很快便扛着锄头挥着大刀直指当时的都城江都。
皇帝一看算是吓尿了,侍卫宫女只顾着自己逃命,全然不记得还有个皇帝。
兵力节节败退,一看不测,皆丢兵弃甲先逃了。宫门大开,起义军破门直入,一路上畅行无阻。那昏庸无道的皇帝大抵也是知道自己气数已尽,无颜面对地下祖先,遂蒙面自尽于明央宫。
始帝黄袍加身登基为皇,奉自己为帝,发妻为后,双女为皇女,废除六宫。一年后又得一子,出生便被封为太子,即后来的“建蜀帝”。
凭着自己为民多年,深知民之所求,皆一一做到民之所求。罢黜杂税、遣散宫人、善待前臣、严办官员……
由此,一举得民心,得天下。
建蜀帝名武,为始帝嫡出独子,有双姐。始帝虽是山村野夫,但对于子女教育之事从不敢马虎。蜀帝治理国家虽不如始帝,但在位十九年间好歹也保得国家上下安定。要说唯一没有办妥的事,就是没能选到一个好的接班人。
帝生九子,嫡长子祯乃孟皇后所出,七岁立为太子。但是太子祯不喜朝堂之事,偏偏对茶道情有独钟。虽饱读诗书,深蕴帝王之道,但无奈其性子沉静,温润如玉,从不醉心于朝堂上的明争暗斗,更别提用那轻握笔墨的纤细手指去拿起刀剑撒血杀戮。
帝崩猝的忽如其来,仿佛雷霆之势。一夜之间,天下缟素。
国不可一日无主。
太子祯匆匆登基,虽心底万般不愿,但架不住母后、群臣、兄弟、爱人的连番劝诫。一句大局,一句天命,便把他死死的钉在帝王的架子上,自此不得往生。
太子祯,孟皇后嫡出之子,生来弱不禁风,性子沉静,嗜白,史称“建安帝。”
俗话说,三子行,必有想要其位者。
太子祯对于皇帝之位视若无物,可别的皇子不一定不在乎。这不,这才登基不久,就有有心之人想要趁天下根基未稳,来抢夺帝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