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天歌(出书版)作者:煌瑛
第53章
冯氏在离宫也只得她一个知心朋友,当即说:“承蒙姐姐垂青,实在是愚妇之幸!”
她们两人没有冰糖莲子,索性不计较那些,将那两枝梅花插在雪地上,权当是香烛。迷雁较冯氏年张三岁,做了姐姐。
此后她们知道这里避静雅致,偷闲时便约在这里说话。起初说一些回京之后的打算,可是回京的消息已传开四五日后,大道桑迟迟不见皇家车马前来迎接。她们也私下嘀咕,不知这又怎么了。
素璃预感态势有变,连忙修书一封,托人投在凤烨府上。
等待回信的两天无比难熬。好容易等到一琦飞至,信使带来的却是素璃无不期待的消息:在皇帝首肯素璃母子回京的第二天,朝臣见时机正好,请立储君。想不到宰相提出,睿歆从睿洵被废之日即是庶人之子,无知小儿,日后贤愚难辨,不当册立。邕王之子睿渤心神清朗,资质秀美,怀才抱器,神采英拔,可以奉宗庙社稷。朝中顿时哗声一片,连日为此争执不休,因此未能及时去迎接素璃母子。
素璃里心头顿起无名火,将信只在地上,恨恨道:“宰相说出这种胡话,圣上竟没有怪罪嘛?邕王世子再好,毕竟是他人之子。世上岂有爱他人之子,胜过自己嫡孙的?”
她身边一名女官恍然大悟道:“皇后亡故,崔落霞不肯与我等头投效娘娘,反而去邕王府上执教——看来是宰相授意,在有谋立邕王世子之心呀!”另一人道:“娘娘不必愤恨。朝议仍在皇孙一边。宰相与邕王胆敢异想天开,不过是自寻死路罢了。”
“朝议?”素璃冷笑道,“东宫生前的心腹之交,还有我娘家的亲戚......能拧成一股声音的人全部死的死,散的三。宰相的异想天开,哪一次没有让天崩地裂?如今只剩几个老臣倚老卖老向宰相挑衅,这也叫做“朝议”?!我能够妄想依赖他们吗?”
她将信使唤到室内,重重地赏过又亲自询问京城中的动向。那信使是机灵的人,一件件说得清楚明白:“邕王世子年纪虽小可是言语稳重,又精骑猎。坚果他颇有圣上小时候的姿态。上一次他随邕王进京,圣上与皇后见到他也极为喜欢。此次宰相突出以睿渤为嗣,圣上仿佛在认真考虑,只是还没最终决定。”
素璃越听越泄气。使者看出她面色忧郁,又说:“皇后娘娘心里不统一立邕王之子,这几天时不时地向圣上央求,召您与皇孙回京。”他停下看了看素璃,放缓声音说:“可是皇后也有自己的顾虑,之能劝说圣上召您母子回去。其他的事,她不太好开口。”
他说出这话,素璃就知道:这信使虽是凤烨派来,到底还是东平素氏的下人。
她大致能够猜到素盈的心思:若是睿渤得立,人家自有手段高清的爹娘,又有宰相当靠山。到时候后宫外朝,岂有素盈与东平素氏的立足之地?至于不好开口的顾虑,定是不愿参与皇帝决策储君之选。即使她飞信进言,立了啊寿,不过是为他人做嫁,素璃回去之后兴许还要继续同她对峙。有朝一日素璃成为皇太后,又要自立朋党,与她为难。
沉默一会儿,素璃起身到内室写了两封书信,托使者带给凤烨和素盈,又对使者说:“有些话不便落在纸上,恳请您转告皇后娘娘——素璃仅求皇孙能在天子身边长大成人,此外绝无非分之想。皇后娘娘若能助力,素璃不惜以死相酬。”
使者静静地望着她问:“您的话是发自肺腑么?”
素璃当即赌咒道:“绝无虚言,否则天谴。”
使者走后,女官们想问素璃写了些什么,她却绝口不提,又到书案边写了一封信,说:“请李先生来。”
李怀英来到宣城这么久,第一次得到她的差遣,知道必定是件大事。然而素璃只是交给他一封信说:“请先生将信投到凤烨公主府上,务必亲手交给公主。”
李怀英知道凤烨派来的信使刚走,纳闷她是什么意思。素璃说:“那位信使不值得托付。我将全部希望交在先生手上——这封信务必送达。”
她的表情凝重,李怀英知道事关重大,躬身道:“定不辱命!”
第三十二章杀机
正月二十二这天,皇帝与宰相等一众大臣在昭文阁议事。素盈知道他们在说她很讨厌的话题:是否应该尽快地确立储君。一个未成年的孩子与一个还不会走的孩子,哪一个更适合担当重任。
她等着他们结束这荒诞的争议,想不到等来一个更糟糕的消息:皇帝晚上喝过药,忽然不舒服,等太医赶到时,他已经昏厥。
素盈心急如焚赶往昭文阁时,正看见大臣们等在阁外。他们的表情仿佛读懂了上天的暗示:皇帝的寿命朝不保夕,实在应该抓紧时间确立继承人。李太医从昭文阁出来,素盈上前拦住问几句话,李太医答非所问,仿佛心神恍惚。
素盈急于亲眼看看皇帝状况,阁下守卫却拦住道:“娘娘留步——大臣在阁,娘娘不可入内。”“宰相仍在里面?”素盈不知宰相有何企图,心突突地跳起来。她等了不多时,宰相泰然自若地从阁中出来,与素盈施礼之后说:“吴太医仍在内诊治,娘娘回避为好。”
素盈向阁上灯火眺望,苦笑道:“天下只有我,不能在夫君骤病时守在他身旁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