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爷人就在定西——”她的话说了一半,就又断在了口中。
人在定西又怎么样?时逢乱世,消息根本传不出百里,一家人被赶出去之后,老的老小的小,只怕是再无生理。就算见到二老爷,把这事儿说了,二老爷还能如何?总不能杀尽族人,为家里报仇吧?
瘟疫不瘟疫的,似乎只是个借口,恐怕这个谣言,就是借着善柳和海鹏叔的死,借题发挥,归根到底,还是看上了小五房的粮食。
可就是看破了此点,一时间似乎谁也想不出应对的办法来,毕竟造谣是嘴皮子一碰的事,可辟谣就要辛苦得多了。再说这种事,只怕是越描越黑……
老太太和王氏目光相对,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一线绝望,老人家唇边掀起苦笑,才要说话时,善桐已经轻声道。
“孙女儿倒是有个馊主意……”
82、主意
自打从函谷关外头一路颠沛流离地回了杨家村,老七房的温老三就沉默了不少。非但等闲不出门走动,就连十三房海鹏叔的丧事,他都没有出面尽个人情,族人们平时说起来,也都要撇嘴巴的——老七房和小十三房的亲戚关系,在村子里已经算是近的了。
也不是他不想起身,无奈老七房几个男丁这一次出去逃荒,回来的就他一个,一回来还跟着就生了一场大病。紧接着村子里物资开始紧张,老七房的存粮不多,他身子没好,又不能进村兵做活,得到的口粮少了。好大一条汉子,一场病居然延绵了好几个月,才慢慢地好起来。——屋里又没个女人照看,只是赖着嫂子帮着浆洗缝补的,天长日久,难免多了口角。老七房的日子,眼看着就有些凄凉了起来。
这一日起来,温老三就自己掇了一条板凳,在院子里一株柳树下头坐了,袒着胸懒洋洋地拍打着一把蒲扇,等日头上了半空,他嫂子叫他,“去领饭菜了!”他犹自不愿起身,咳嗽了几声,回道,“你自个儿去,要不喊大侄子过去!”
他嫂子能嫁到老七房来,自然也不是等闲之辈,屋内当下就起了一阵叮当巨响,温老三知道一场唇枪舌剑又在所难免,正要起身出门时,只听得院门外数声笑语,脚步声响时,却是善桐身边带了个小丫鬟推门而入,还颇有些不好意思,“来问三哥讨一碗水喝!”
虽说村子里境况不比往年了,但一碗甜水还是喝得上的,温老三怔了怔,先撩了善桐一眼,才粗着嗓子向屋里嚎了一句,“嫂子!倒水来!大小子领饭去!”
毕竟是混混出身,无赖起来招人头疼,也上不得大台盘,但却也很懂得看人眼色办事。
善桐靠在门边,又瞥了屋外一眼,其实近了中午,众人都在院子里避暑,这一条巷子又冷僻,除了小四房的两个管家看着祖屋,并许家铁卫们中午会过来轮班换宿之外,很少会有人迹。她一路走来一路留心,竟真没几个村人留心,有遇见的问上一句,善桐也只道,“天气闷,到墙边散散心。”
散心散心,绕了一大段路,散到了这里,自然不是无的放矢。善桐正要说话,只听得吱呀一声,一个一身黑的高壮妇人出了屋子,将两个绿豆粗瓷盖碗顿到了院子里的八仙桌上,又翻着白眼看了善桐一眼,却是还没说话,温老三就递过了一个眼神,那妇人气哼哼地一转身就喊起来,“大小子,大小子出来!”
这就是老七房目前唯一的女眷了,丈夫年前跟着弟弟一道出去逃荒,毕竟是没能回来……这一身黑,就是正给丈夫服孝呢。虽说从前没有见过几次,但就年前那惊鸿一瞥来看,这小半年来,她的日子也不好过,显然就憔悴苍老了不少……
看来,虽然和宗房四爷互为表里,但这小半年来老七房的日子也不大好过——几个成年男丁都没有回来,剩下一个大嫂拉扯着底下的弟弟妹妹并儿子女儿,虽然人口还多,但声势显然就弱了。再说这半年来,宗房老四的烦心事也并不少,恐怕一时间还照拂不到老七房头上,或者说,自从老七房声势弱了,他也就不打算再照顾老七房了。
善桐就把茶碗放在手中,徐徐地转动了起来,她很有耐心地沉默了一会,倒是温老三先忍不住了,他响亮地哼了一声,似乎是自言自语,“大中午快要吃饭的时候,特地走到我们老七房来要水喝,要不是姑娘是小五房出身,金尊玉贵,我温老三连看都不配看一眼,我还当这是特地上门来蹭吃蹭喝的穷亲戚呢。”
当年大姐的那两巴掌,显然被温老三记在心里。此时犹自念念不忘,要抬出来做个话柄。善桐却早有准备,她殊无生气,笑眯眯地道,“三哥,这都是几年前的事了?您大人有大量,还记在心里?”
“你三哥心眼子小得很!”温老三还是一脸的无赖相,也不怕和善桐计较多少有失他兄长的身份,一边搔弄肋下皮肉,一边翘着脚,满不在乎地道,“尤其记仇!一个娘们儿敢扇我的耳光,我能不记在心里?”
要是在从前,善桐多半早就在心底气哼哼地骂起来了。可如今她也能渐渐品味到了温老三的刁钻:这是拿准了自己主动上门必有所求,所以拾起从前的话柄,先把记仇的姿态摆出来,一会儿就能够高声大气地和自己谈条件了……
不过,会知道自己是有所求而来,也算是温老三厉害了。按自己这十二岁多一点儿的年纪,就是走进宗房,恐怕都会被当作是游荡过来的。毕竟自己虽然在祖母身边得宠,但非但是个女儿家,而且还是个刚刚长成的小女儿家——
善桐还是笑眯眯的样子,“三哥记性要好,应当也能记得在村墙前头,是谁把您扶进村子里,张罗着给您一碗水喝的吧?救命之恩抵一个巴掌,抵得抵不得?”
“那是你三叔、四叔的恩,和你姐姐什么关系?”温老三似乎是拿定主意要和善桐胡搅蛮缠到底了。他一翻白眼,毫不客气地盯住善桐,似笑非笑,“难道你一个孩子,能做得了你们小五房一家的主?”
这个话缝倒是抛得好,这些市井无赖,果然都惯在言谈机变上下工夫……他果然也看透了自己的来意,到底也还是试探了自己一句。
善桐一下就又安心多了:最怕是温老三一无所求,连谈都没得谈。虽说这可能性终究不大,但她不是神仙,钻不进温老三心里,也不能把温老三的心思给拿得有十分稳。如今他既然也会反过来试探自己,足见他到底还是有所求的。
的确,一个宁愿乞讨回村里,也不肯在函谷关下卖身为奴的人,不论有多少缺点,终究还是有一点风骨,一点野心在的。
一时间就想到自己献策时,抬出来说服祖母同母亲的那几句话,“他有所求,求的无非是功名利禄,之所以向宗房四爷求,也不过是因为只有宗房四爷愿意搭理他们。我们家如今虽然艰难些,家里男丁少,又因为粮食多,颇有些招人眼红的意思。但身份地位摆在那里,只要一经依附,看得见的好处,就有个现成的机会——”
“当然能做主了。”善桐就很把温老三的问话当真,啜了一口那还带着铁锈味的茶水,认真地道,“如今我们家人口就这么几个。四叔呢,是个老实人,三叔又心痛柳妹去世……最近精神也不大好。两个哥哥一心读书,我不做主,难道还轮到我娘、我祖母特特地出一趟门,到三哥这里来讨水喝?”
避重就轻之余,到底还是点出了小五房内的现状。同温老三猜测得也差不了多少,三爷心痛爱女身亡,也正卧病,四爷口舌笨拙,两个男孩,一个嫡出的脑筋不好,一个庶出的似乎和家里人若即若离。家里坐镇大局的老太君出动呢,动静又太大了……也就只有这个三姑娘牙尖嘴利人小鬼大,可以代表小五房出来办事了。
温老三毫不遮掩地上下打量了善桐一会,掂量着小姑娘的底细。见善桐还是那一脸笑眯眯莫测高深的样子,不知怎么,他反而有点坐不住了:别人不知道,他却是知道的,这位娇小姐的胆子可着实不小,就敢和马贼谈交易拔枪相对,有胆子又有脑子,并非一般只知道唯唯诺诺,连一点成算都没有的平庸女眷。
她会上门来,必定也是有所图的。而老七房眼下要人没人要钱没钱,连隔夜粮都没有,自己还有什么能被她看上?
他自然开始了紧张的思索,不知不觉,就坐正了身子,露出了慎重来。
善桐也又吞下了满腔的话,又自喝了几口水,思量着工夫已经做足了,这才关切地一扫院子,问温老三,“三哥看着要比回来的时候更瘦了——没能进村兵,到底吃食上还是吃了亏!”
她的态度自然中带了惋惜,却并没有特别的优越感。倒很招人的好感,让人知道她并不是随意说出来砢碜老七房的。温老三不置可否地哼了一声,接着话茬就抱怨,“可不是?如今有村兵的人家,吃食上能比别人便宜好些呢!俺思量着俺也好了,也是条汉子,也能杀得了人!奈何管事的兵爷说人口够多了,就不让俺进去。”
村兵虽然主体都是杨家村人,但管事的却是十一铁卫,当日许凤佳留下他们时已经有言在先,村里一旦有事,必须听从铁卫指挥。即使有宗房四爷作为后盾,善温想要半路插上一脚,也的确有些难度。
这个话茬子倒是开得好,善桐默不做声,只是面带同情,听善温抱怨了一大套,才轻声道,“现在为了粮食,真是什么事都做得出来了!人还真是少不得这口饭啊……我们还不是一样,就因为家中平日里殷实一些,似乎还能有些余粮,三哥您是不知道,那些人都编排出什么话来了!什么瘟疫呀!过人啊,这样的话也是能随便说的?”
她见善温脸上忽然露出了一个笑来,心中更落实了三分:这件事十有八九是宗房老四在背后作耗,那是跑不了的。
“村人们虽然眼红大户,但毕竟我们也不是最有钱的,不说别的,做粮油生意的外九房也好,宗房最亲昵的老二房也罢。这一两年间都有减员,也都肯定是有余粮的,为什么不编排他们,要编排我们呢?”善桐其实自己的思路也是一边分析一边更清晰,当时她说到这里,祖母已经情不自禁地往下接了一句,“还不是因为我们在村子里有仇人!”
别人不知道,但宗房老四是一定清楚自己被放逐的命运的。不管想不想翻盘,还是只出于报复心理,运用巧合散布谣言,杀人不见血地阴小五房一把,他为什么不做?不说别的,就是眼下自己明明几乎可以肯定他是背后的推手,可又哪来的真凭实据?就比如说眼前的温老三吧,很有可能这个谣言就是他兴出来的,否则他笑成这样耐人寻味,笑成这样心知肚明做什么?但自己要是一问,他双肩一耸一推二六五——小五房还能拿他怎么办?
不过话虽如此,也不能让杨善温就以为自己是个傻子,以为小五房是个傻子了。
善桐也抬起头来,对温老三露出了一个耐人寻味的笑。她的笑容虽然似乎很灿烂,但眼神却是冰冷的,虽然没有一句话,但潜台词已经昭然若揭:双方都很清楚,这个谣言背后,逃不了的是有人作怪。而小五房能找到老七房头上,也已经足以说明是看透了里头的勾当。
“都是苦命人,在这乱世里是挣扎着活命呢。”善桐笑了笑,就又接了下去。虽然转折之间还是带了生硬,但却也已经是转换得够自如的了,“大家不互相帮着,那怎么行呢?这不是,我就来找三哥帮忙了。”
年纪还小,连圈圈没绕几下,就忍不住要摊牌了。
温老三眼仁一缩,面上露出了几分自己也没察觉到的慎重,他又站起身来,似乎是要从身高上把善桐压倒,居高立下地靠在柳树边上,瞅了善桐一眼,淡淡地道,“这话我听不懂了,互相帮着?我们老七房现在是什么都拿不出手,得求着人过日子了,能帮得上你们什么忙?”
他没等善桐答话,就又压低了声音,颇有些戏谑地道,“按我们桐妹妹的说法,小五房的日子也难过着呢,能拿得出什么来帮我们?难道这所剩无几的口粮,还要匀我们一份?”
桐妹妹三个字,格外捏得嗓子尖细,令人肉紧。善桐忽然间很想摔他一个耳光,把这人摔得老实一些,但又很快按捺住了这股血气,强笑着道,“怎么没有能帮忙的呢?我们虽然也猜得到,大家多半是为了小五房的一点子粮食,心里犯嘀咕。但毕竟没有挑明,也不能逢人就要自白。就想托三哥说说:虽然小五房库房里也是有过粮食的,甚至在去年还买了一万七八千石的麦子进来,但这份粮食是一石没留,全都私下捐给宗房,填补族库的亏空了……唉,三哥,不瞒您说,这话也不好由我们亲自说出来,不然,这不是在下宗房的脸面吗?”
杨善温这一下是真的惫懒不下去了,他站直了身子,几乎是愕然地端详着善桐的表情,过了半日,才禁不住似的喃喃道,“这可不像是你们老太太的手笔……嘶!小丫头,该不会是你的主意吧!毒!忒毒了!”
善桐也就露出一个心照不宣的笑来,她也学善温,耐人寻味地沉默。倒是善温显然露出了兴奋,他在当院里来回走了几步,忽然间又踱到善桐身前,压低了声音道,“要买我们,价钱可不能开低了,嘿嘿,三堂妹,能出得了这个主意,你也不愧是个杀伐果断的女中丈夫!什么东西能买得我温老三回心转意,你恐怕也清楚得很吧!”
善桐抬起眉毛来,还没说话,温老三就已经自问自答,将答案给抛了出来。
“十三房过继的事,我知道已经着落在你们老太太身上了,你说,她是看中我们家大小子栓财,还是二小子狗蛋?”
83、过招
这个杨善温,也真是把无赖给做到头了。连自己这边的价钱都不肯听,急吼吼地就端出了自己的条件,这是摆明了趁火打劫,仗着小五房如今家里男丁不多,形势又不大有利,就敢开出这样的条件来。
善桐一丝一毫都不曾犹豫,她不屑地翘起唇角,淡淡地道,“说出话的话,泼出去的水。一年半之前族会上大家说得清楚明白,十三房就是过继谁家的孩子,都不会过继老七房的人。这件事可不是我们不帮忙啊,三哥,族长都发过话呢。”
见温老三面上浮起戾气,她又抢着堵了一句,“到时候,就算孩子过继过去了,出了什么事,大家面子上也都不大好看的。”
在当时的天下,要毒杀一条性命,虽然不是什么容易的事,但有门路却也不难。真正的大户人家,多半总有门路可以重金购得一些杀人不见血的毒药。温老三也不是没有听说过这样的事情——面上是再看不出一点痕迹的,又有贵人作为靠山,就算是抬到衙门里去,都不能把事情闹大!
小五房要是铁了心站到十三房这边,先骗得自己卖了力,等事情过去一两年之后,悄无声息地将嗣子弄死……虽说不是小五房老太太的作风,但真要到了那一步,老七房可就真的鸡飞蛋打,落得个一场空了。
温老三就好像一个被戳破了的猪尿泡似的,一下就软了下来,他却还是有办法让善桐难受,也不接善桐的话,只是嗯嗯啊啊似听非听的,摆明了是在敷衍善桐——没有得到合适的价钱,要他为小五房出力辟谣,恐怕就没那么容易了。
善桐却并不着急,她胸有成竹地扫了温老三一眼,又低声道,“不过,村兵这件事,祖母毕竟还是能说得上话的。不说别的,一个队长的位置,还是可以安排出来——三哥就没有想过,等到此间事了之后,该如何谋生吗?你也是二十多岁的人了,没个营生可如何是好?不说别的,这一大家子人要吃要喝,家里又没了几个男丁……”
这说的都是无遮无拦的大实话,温老三面上还撑得住,心底却早已经被善桐说得虚了,口中还犹自要说,“我们这样的人家,吃了上顿不管下顿的,就眼前这一关村子还未必过得去呢,我管以后!”
话虽如此,可到底气势是软得多了,眼神闪闪烁烁的,也不再敢和善桐毫无遮拦地对视。尽管善桐不过是个十二三岁的小姑娘,脸上甚至还始终只是在笑,但不知不觉之间,温老三的态度从戏谑变作了正经,又从正经,变作了如今的示弱。
“三哥不管以后可以。”善桐不禁面露微笑,趁热打铁,“可大侄子们不能不为以后考虑……一旦西北之围解开,大军反扑,必定是需要人手的。你有过在铁卫军爷们手下服役的资历,我们把你推荐给桂家也好,许家也罢,都好开口些。再说——我也就直说了,按三哥的名声,不论是做生意也好,老老实实地买田也罢,都不会有多少人敢和你打交道的。但在军中可就不一样了,哪一个军爷不是刺头呢?”
她没有继续往下说,而是噎住了话头,由得温老三自己去想。
但凡有一点雄心壮志的男儿,都情愿要一个出人头地的机会,而不是一份不体面的——甚至随时可能被夺走的财富。温老三一心一意谋划小十三房的家产,那是他实在没有办法,老七房的名声太坏了,不会有人愿意和他做买卖,也不会有人愿意做他家的佃户。要洗白名声,就非得有丰厚的家事……
只要有一条别的路走,人究竟是会有向上的心思的,善桐知道自己的这个主意其实馊就馊在这里,她到底还是相信人之初性本善,还是相信温老三会为这个出人头地的机会,和宗房四爷决裂。
脑海中有无数劝慰诱哄的话语一闪而过,什么“宗房四叔拿您当狗,但我们是把您当亲人看的——”这样肉麻的话语,险些就要从善桐唇间流露,但她又费劲地咽下了滔滔不绝的话语:言多必失,好话一句两句,对于温老三这样浑身长满消息的人来说,够了。余下的利弊得失,他自己自然会衡量清楚,自己的言语,是动摇不了温老三这种人的心志的。
院子里就沉默了下来,温老三连痒痒都顾不得挠了,抱着手靠在柳树边上沉吟不语,脸上罕见地是现出了郑重,神色更是阴晴不定,显然,要迈出这一步同宗房四爷决裂,对于他来说也并非一桩易事。
其实按理来说,宗房老四已经是一艘正在下沉的小船,小五房给的这个机会,就好像是一根搭过来的舢板,温老三却还是不急着下船,可见得宗房老四给予他的甜头能有多丰厚了……
善桐心中一动,忽然间就想到了族库的事。
究竟是谁在弄鬼,致使族库空虚,小五房没有细问,宗房也没有给出一个明确的答案。从族长的做法来看,把宗房老四拉出来当替罪羊,他是没有一点不舍的。
该不会这件事,由头到尾连族长本人都被瞒在鼓里,自始至终都是宗房老四在背后弄鬼吧?
若是如此,老七房定然是有份帮忙的,这也就把两人紧紧地绑在了一起。要是把宗房四爷逼到了墙角,没准他反咬一口,老七房顿时也就成了众矢之的,很可能会受到极大的牵连……
自己的这个条件,对于老七房来说风险也实在是太大了一点。难怪温老三再三踌躇,即使有军官身份作为筹码,都要权衡再三,不肯马上答应下来。
难怪他要把小十三房过继的事抬出来当筹码……这是想要把小五房和老七房紧紧地捆绑在一起,换一个靠山……却是一拍两响,好毒的算计。
善桐额际不由得现出了一点冷汗,一时间,她竟觉得自己穿得实在是太轻薄了些。虽说早已经知道族内关系错综复杂,恩怨纠葛,虽说都是一家人,但有时提防这一家人,甚至要比提防一般的敌人更盛。但小姑娘实在是没有想到,牵扯到利益这两个字的时候,人心可以变得多么复杂而险恶,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又能变得多么微妙而紧绷……
但这一计是只许成功不许失败,要不然,小五房恐怕是真要和宗房闹得鱼死网破,和族里闹得撕破面子了。不说别的,如今外头这样不太平,离开了有村兵护佑的杨家村,一家老小能到哪里落脚?再说,百年望族,代表的毕竟是无数或明或暗的人
嫡女成长实录全第32部分阅读
欲望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