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摇作者:未知
扶摇第75部分阅读
只要能把工作做好,有些事情就不要太较真了。”
汪来顺有点听不明白,面带疑惑的看着王国华,那意思我不懂啊。这么好的机会,正好一脚踩死某人啊。王国华见状不由叹息一声,摇摇头手指朝上指了指。汪来顺顿时觉悟,倒出一身冷汗。真是高兴过头了,忘记人家背后还有一个蒋市长。王国华主动给林少柏,那时不想把蒋前进得罪死了。毕竟汪来顺和王国华都是政府系统的,蒋市长要刁难他们太容易了。现在留着余地,蒋市长即便有火气,也要顾及一点分寸。
真是可惜了汪来顺颇为不甘心的跺脚,县委书记这个位置他也是有想法的。既然王国华说的有道理,汪来顺也不是傻子,没有坚持的必要,于是笑着点头出门。
王国华一个人在办公室里一阵叹息,希望林少柏聪明一点,不要把事情做绝了。
下午的书记碰头会本是例会,gcd的官会多,要不怎么有文山会海这一说呢。果然,马鸣通报了陆学的事情后,林少柏铁青着脸不说话,心道这一次要被这几个家伙联手合伙整死了,回头没法面对蒋市长了。
这时候汪来顺举手了,淡淡道:“陆学的情况,应该是个别现象。我相信广大干部职工还是好的,不过这个项目对于我县而言很重要,所以我建议……。”按照王国华的思路,汪来顺把话说完,有点不甘心的坐回去。
林少柏一脸的惊愕未散之际,王国华也举手道:“我同意汪县长的意见,下面的干部要做事不容易,有时候不免有出格的地方。不能因为出现个别现象就否定县委的工作。”
林少柏如同看见了天方夜谭,汪来顺和王国华出来给他打圆场,这个有点假了。马鸣这边的表情也有点晕乎,心道这两位怎么事先也不知会一声。想着这个,马鸣朝王国华看过来,不想王国华也回了一个意味深长的笑容过来。马鸣立刻明白,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
汪来顺的提议毫无悬念的通过,事情没有因为陆学的交代而被扩大。倒是在公布专项款的问题上,林少柏提出一点异议道:“这样做下面的同志会不会觉得县委对他们不信任。”
王国华很干脆的说:“问心无愧,有什么好担忧的。这个项目对于全县人民来说,都是大事。再说县里的钱哪里来的?都是老百姓交的税,既然是老百姓的钱,县委又准备花在群众的身上,公布之后群众只会更加信任政府。遮遮掩掩的,反而会起反效果。”
林少柏心里琢磨这个办法在目前的情况下,无疑是一个消除群众疑虑的好办法。当下也不反对,于是顺利通过。一个坎子居然就这么迈过去了,林少柏多少有点不敢相信,不过看看王国华那张平静的脸,林少柏想到项目的事情惹出来的种种事端,不由的暗自检讨自己是不是哪里做的太离谱了。林少柏这一发呆,其他人就不好说话了,结果会议上里安静了那么一会。一直到林少柏察觉冷场后啊的一声,讪笑道:“国华书记的既然结束假期回来上班了,我看项目的事情还是你抓起来吧。”
说这个话的时候,林少柏还是有点不甘心的。王国华这里早就准备好了预案,林少柏这边开了头,王国华也松了一口气道:“政府工作离不开县委的监督,我看是不是这样,又林书记牵头,成立一个项目领导小组。”
王国华这个提议颇为震撼,一直低着头装傻的马鸣立刻精神为之一振,眼睛也圆了。汪来顺的反应时打了一个嗝,手里的茶杯晃了几下。
“具体工作政府来做,出了什么偏差,还是需要县委来纠正的。”王国华淡淡的一句话,算是泾渭分明。其中含义不难理解,这个事情既然是在县委的领导下进行的,到时候在座的各位都是功劳薄上有名字的。主要功劳,还是县委县政府的一把手。这个是不会搞错的。也就是说,王国华把功劳给让出来,事情还是他来做。
这个世界上真有这么好的人么?其他三位多少有点不信王国华却没心思计较那些,只要事情能做成了就ok。个人荣辱这些,不敢说不计较,王国华还真的不太当真。再说了,王国华需要表现的地方不在面子上,而是在许南下和冷雨那头。主要这两位大佬心知肚明,一些东西让出去反而显得他不贪功。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说,领导不都喜欢这样的下属么?虽然领导不会明着要求下属这么去做,但是真的去做了,领导心里的看法就完全不同了。
书记办公会议上出现的和谐局面,引起了诸多的猜测。第二天的县委常委会上,林少柏针对陆学的事情做出了指示,得到了县委诸多常委的赞同。于是乎,县委常委出现和气一堂的事情,成为了体制内的主流八卦。
结果是倒霉蛋只有一个,下面的各乡党委和政府,对于县委提出的公开专项资金用度的指示,给予了热烈的响应。重新拿回项目主导权的王国华没有在意这些,一门心思投入到如何打开局面当中。
林少柏在会议结束的当晚就去了市里汇报工作,蒋前进对于这个结果多少有点惊讶。回过头来,蒋前进想起王国华在两水市的那些好评来,心里不免有点感慨。蒋市长不管怎么不满,也不会觉得林少柏的能力在王国华之上。
既然事情都这样了,那就顺其自然把。左右现在林少柏是领导小组的头,日后出了成绩,也是离不开市政府的正确引导和大力支持。有好处往兜里装,还不用操心。
严友光这边知道这个事情时正好在省里开会,面见冷部长的时候,特意提起这个事情来,说了一句很公道的话;“国华这个同志我是了解的,从来不计较个人得失,只要对群众有利的事情就会去做。”
省委书记许南下知道这个事情还是冷部长私下里谈了谈,回到家里跟游芸芸说起这个事情来,游芸芸很肯定的说:“国华这孩子,就是厚道。”许书记深以为然的点点头,没有语言上的表态。
第三百章出名和危机
第三百章出名和危机
第三百章出名和危机
世界上有很多事情就是这么奇怪,一心低调干活的王国华,每天正常上班,忙着往各乡镇跑,把关系理顺,项目资金支出的公开一干事情都落实下去。想低调的人,未必就能低调的成,王国华就是这么一个例子。
这不忙了一个星期,事情基本理顺了,刚从乡里上来,屁股还没在办公室里坐热,一男一女两个人出现在门口。
“你们是?”王国华觉得有点陌生,尤其那男子还挂着相机进来。
“我是省报记者袁明新,这位是我的助手姚伊。”来人客气的自我介绍,王国华一听他们的来头,心说怎么把省报的人给招来了。连忙笑着站起招呼,准备动手泡茶时吴言进来了,见状连忙抢过杯子道:“领导,还是我来吧。”
王国华给袁明新递烟,飞快的扫了一眼两人的样子。袁明新看着很普通,带着厚厚的眼镜,皮肤有点黑,其后的姚伊倒有几分姿色。王国华一项不会以貌取人,就冲人家省报的来头,也不会怠慢。
“二位找我,有什么需要帮忙的?”王国华的定位很清楚,没认为这两位是来宣传自己的。反倒是袁明新面对时王国华表现出来的尊敬有点出乎预料,很客气的笑道:“王书记,最近听说你在推行一个县里专项资金支出公开的举措,省报领导很感兴趣,特意让我们走一趟。还请王书记配合,我们搞一个专访。”
“这事情啊?”王国华心中开始暗暗捉摸,这种事情说实话真的搞大了,会得罪一些人的。当官的搞项目,往往都是猫腻最多的所在。在县里搞这个,王国华倒不是想形成一个规矩,只是想把事情做好罢了。也不知道是哪个家伙这么多嘴,直接把省报的人给招来了。
一阵斟酌之后,王国华道:“这个事情是县委会议上决定的,我个人倒没有起决定性的作用,事情的起因是县里正在推行一个项目,由于群众有抵触情绪,县委才决定公开项目的支出,让群众放心。”
“让群众放心,这个思路很好,您继续说。”袁明新说话的时候,身后的姚伊把录音笔往前递来一些,王国华犹豫了一下道:“这主要还是县委的集体决定,你应该去采访县委主要领导。”
袁明新听了笑道:“我们已经采访过县委林书记和汪县长,他们一致表示,这个建议是您提出的,同时也是您一手抓的。”
林少柏和汪来顺什么时候变得这么好心了?王国华有点不敢信。
“王书记,您就别谦虚了,报社领导一再跟我们强调,主要采访目标就是您。”姚伊过来补了一句,王国华一下就明白了,原来根子在这上头。可是谁会对自己这么上心呢?
既然是省里的意思,王国华就不好太推辞了,否则就是虚伪了。
面对采访王国华没什么经验,说哈的时候把主要的功劳还是算在了县委的头上,对此袁明新和姚伊没有什么表示。谈了十分钟不到,袁明新表示要跟着王国华下乡去看看,王国华自然不好拒绝。第二天陪着两人转了转情况最好的甜井乡,两人还对乡里的干部做了一些采访,田虎以王国华的嫡系自居,自然是为领导大吹法螺不提。
俩记者第二天就走了,王国华没忘记每人包一个厚厚的红包,这两位也没客气,笑着收下。临上车的时候,姚伊笑道:“对了,慕容团长让我代为问候王书记,请王书记有空去省剧团做客。”
这句话,让王国华想起姊妹花来了。不过也就是想想,王国华现在一脑门子的事情等着去做。出乎预料的是,第二天正在办公室里忙活的时候,吴言满面春风的拎着一张报纸冲进来,笑道:“领导,您看看,上报纸了。”
王国华接过报纸,第四版半个版面的文字专访,还配了一张照片。这么大的版面,王国华有点懵了。原本觉得给快都豆腐干就很不错了,没想到居然给了半个版面不说,《让群众放心》的套红标题也很给力。
拿着这么一份报纸,王国华的心情并不激动,反而有点茫然。慢慢的坐下之后,王国华忍不住去想出头的搋子先烂枪打出头鸟这一类的事情。
同样的一份报纸,市里领导们看了之后反应各自不同。宣传部长康宏的反应最为强烈,第一时间拿着报纸找到严友光道:“严书记,这个事情市委宣传部怎么一点风声都没有?”
严友光也是暗暗的吃惊,不过他脸上却没有多少变化,淡淡道:“省报的事情,我也不是很清楚。”这一句话就让康宏冷静下来了,没错,省报的事情市委宣传部管不了。作为老宣传战线的混的,康宏很清楚有的稿子不是说上就上的,那时要通过审核的。
王国华得到的无疑是特殊对待,那么他凭什么呢?省报的人脑子又没进水,巴巴的跑来报道一个县委副书记,问题是严书记表现的很淡定,似乎理所当然的样子。这个,就值得商榷了。康宏很识趣的笑着告辞了,回去之后便打电话去也。
严友光倒是很直接的给王国华打了电话,问起这个事情时多少有点责备的语气道:“国华,这个事情怎么没有跟我打个招呼?”严友光这个语气真是很客气了,不然以他的身份,责问一句“怎么不先汇报,还有没有组织纪律性”也不算是过分。
王国华自己都没搞清楚什么事情呢,只好实话实话道:“老领导,这个事情我到现在都没弄明白,究竟是怎么一个状况。省报的记者来采访,首先是采访了县里主要领导的。”
王国华的实话有了效果,严友光听了之后哼了一声道:“国华,你不要只知道埋头干活,有的人和事情,还是要注意的。”
严友光挂了电话,心里很清楚一些人看不得王国华出风头,所以这个事情没有及时上报。严友光的提醒,王国华倒是察觉到自己的失误了,作为该事件的最大收益者,应该及时跟严友光通气。
严友光的电话之后,姚本树和华林的电话也先后打过来,先是恭喜,接着都比较含蓄的提醒了一下王国华。姚本树的意思是上了报纸固然是好事,不过其中项目支出公开的事情,多少有点犯忌讳。华林则比较直接说,这种事情绕过市里必然引起不必要的麻烦。
王国华对两人的提醒表示了感谢,心里暗暗想着自己还是缺乏经验了。事情已经发生了,王国华后悔也没用,只是一直想不明白是哪位大佬跟自己开玩笑。
蒋前进这边倒是平静的很,看了报纸不动声色的拿起电话打起来,几分钟之后脸色变得有点难看。抓起电话拨通林少柏的号码后怒道:“省报下来人,你怎么不汇报?”骂完了就挂电话,林少柏顿时如同掉冰窖里,忙不迭的往市里跑不提。
王国华上省报的事情,不到半天全县皆知。无形中王书记的威望又上了一个台阶,过了几天市里没有任何反应,倒是林书记很汪县长对上王国华的时候更加客气了。不理解规则的的人依旧不理解,理解的人则是暗暗的吃惊。
一个星期后,下班的许南下脸色阴沉的回到家里。游芸芸见状上前招呼,许南下坐下后一手扶着额头闭着眼睛不说话。
游芸芸笑着问了一句:“哪里不舒服?要不要去检查一下。”许南下平时在家里从不谈公事,今天很意外的对游芸芸道:“我这个省委书记,也不是事事顺心啊。”
游芸芸没有好奇的追问,而是站身后捏肩膀,许南下舒服的哼哼着,自言自语道:“王国华搞了个项目支出公开的措施,我让省报的人去报道了一下,本打算在基层推广这个举措,没想到还没提呢,有人在省委常委会上就点名批评了王国华。说他是哗众取宠,标新立异。”
游芸芸心中一惊,手上的力量也停下来道:“这个王国华,也太鲁莽了。”
许南下听了叹息一声道:“开始我也是这么想的,可是仔细一捉摸,觉得这个事情大有可为啊。所以才上省报的人下去采访,没想到引起这么大的动静。省委常委会已经决定,对这个事情不宣传不扩散。对王国华同志,不批评,不鼓励。”
许南下言语中的无奈之深,游芸芸很清楚的感受到了,心里同时也放心了。看来许南下在会上是力挺了王国华的,不然一些人还不得把王国华的骨头都拆了。
远在方栏县的王国华,丝毫没有意识到自己知情的情况下经历了什么。一门心思还在工作上,一直到这天晚上九点了,还在办公室里加班的王国华听到电话响了。
“你好我王国华”
“呵呵,国华么,我冷雨。”
王国华嗖的站起道:“冷部长好。”冷雨淡淡道:“项目的事情忙的怎么样了?”
王国华抓紧做了汇报,冷雨听了一会后淡淡道:“有空来家坐坐。”说着就挂了电话,一头雾水的王国华多少有点不解,冷雨打这个电话什么意思。
第三百零一章利益链
第三百零一章利益链
第三百零一章利益链
冷雨的心思用言犹未尽来表达比较准确,在打这个电话之前,冷雨是决定告诉王国华,当他无意间揭开了一层面纱时,面纱里头的丑恶势力必然要做出凶狠的反扑。比如这一次的项目专项资金支出的公开,庆幸的是有许南下和冷雨的存在,事情得到了妥协。
事到临头,冷雨决定不告诉王国华,因为冷雨觉得王国华保持一种锐利更是他希望看见的。体制内暮气沉沉的一面太多了,王国华的锐气是如此的难能可贵,冷雨不希望因为这个事情把王国华的棱角磨平了。没有了棱角,王国华泯然众人。
冷雨希望看见王国华保存着那一份赤子之心,至于别的,交给他这个已经被体制染缸浸透的老j来应付好了。
踏踏实实的把县内的关系基本理顺之后,王国华刚把注意力转向肉类产品深加工市场,之前埋下的伏笔发挥了作用。
七月流火,王国华正谋算着是不是出省走一遭的时候,一辆奔驰车顶着午后的烈日开到县政府门口。门口保安把车拦下,操着外地口音的阎本利从车上探头道:“我是王国华书记请来的客商。”
保安听了如同装了火箭推进器似的冲出来,笑眯眯的一番一溜小跑,指引着车子在树荫下停好了,又引着车上下来的两男两女上楼来。
王国华正准备出门,农大的包小松代为联系了一家外省的肉类加工厂,准备去省城见上一见。这一段时间包小松虽然人没有下来,学生倒是保持着十几个人在下面搞科研。研究基地的基本成型,对于未来的前景双方都比较看好。
吴言还是过去那样,总是跟在王国华的身边跑前跑后的,王国华说过她多次,都是副县长了,没必要这样。吴言根本不听,继续依旧,王国华也就随她去,拿她当办公室主任用。
天气有点热,上楼的一段路,阎本利头上都是汗,转过楼道口看见王国华出门来,顿时笑着上前招呼道:“王同学,我来看你了。”
王国华多少有点意外,按说阎本利没必要眼巴巴的主动上门,王国华的还打算过一阵子再勾搭他,没想到他主动上门来了,而且还不是一个人来的。
“老阎,什么风把你吹来了,赶紧的进屋,外头太热了。”王国华笑着招呼,还好空调刚关的,屋子里还凉飕飕的。阎本利进来后舒了一口气道:“这鬼天气,太热了,我是一刻都不能离开空调的。”
这一段时间王国华四处跑,晒的有点黑。阎本利身边的小明星笑吟吟的惊讶道:“王哥,这才几天没见,您就从非洲走了个来回了?”
这女的有点自来熟,王国华只是冲她笑笑没言语,对阎本利道:“老阎,你算来的及时的,不然我还得出门去省里。对了,这位朋友怎么不介绍一下?”
阎本利身边的男子跟他年龄相仿,身边那个女人显得相对矜持一些,年龄跟小明星相当,从装扮上开看,两女的倒是一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