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8小说网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页
目录 | 设置
下一章

干隆王朝一锅炖第12部分阅读(2 / 2)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问题反馈 |

“王爷!”金镛也有点被吓到,“莫非王爷认为咱们这边出了j细?”

“小心总是没错的。”永璇说,“如果查出来了,也别怎么样了,直接处理了。至于龙源楼,你安排一些人进去吧。若是英国人真有咱们的情报,给了倭国咱们就被动了。”

永璇深知自己这个计划赌的就是“奇兵”二字,茫茫大海,没有无线电,两支舰队一旦各自为战就没有办法实时配合。若是倭国掌握了清国的作战计划,那么自己的突袭计划就完蛋了。弄不好自己会在倭国陷入苦战,永璇对自己打胜这场比赛是非常有信心,但是他必须要赢得漂亮。这样日后再有战争计划,乾隆跟其他朝臣才不会为难。

“奴才明白了。”

“你说你怎么设定老八去那茫茫大海。”虽然老佛爷信奉后宫不干政,但是一想到才十四岁的永璇要去大战,心里就不舍得。“老八是你的儿子,我就不管了。你怎么将永璔也派出去了?那可是你五弟嫡亲嫡亲的小儿子啊。”

“那不是这俩臭小子自己求朕的嘛。”乾隆也觉得委屈,又不是自己主动派去的。

老佛爷白了乾隆一眼,“那俩臭小子胡思乱想了,你也跟着胡思乱想了?”

“皇额娘,你就甭担心了。”乾隆其实也是确信不会出事才让永璇、永璔领兵的。“永璇跟永璔俩小子机灵着呢,估摸着这次还能打个大胜仗回来。”

老佛爷看着乾隆的心情很高,也不想再说些丧气话,便说:“皇帝既然决定了,哀家也不阻拦你。只不过哀家打算过些日子去趟五台山,拜拜佛。”

“皇额娘,哪里拜佛不是拜啊?”乾隆有些着急了。

“还是去五台山显得哀家心诚一些。”

乾隆也知道老佛爷这是舍不得孙子们,想了想,便叹口气,“朕会让内务府备妥一切的。”

老佛爷要去五台山祈福的事情很快就传遍了后宫,皇后在坤宁宫愣了下,随后道:“皇额娘怎么会想到这个时候去五台山?”

“想是朝堂上的事情罢。”容嬷嬷想了想,“听说八阿哥要领兵去倭国,老佛爷不放心,去五台山祈福也是应有的事情。”

“这事不该咱们说的。”皇后低低地说了一声。

容嬷嬷忙噤了声,岔开了话题,“老佛爷往年也是去过五台山的,素年的例子还是有的。只是这次老佛爷说是要在山上住一年,怕是一些过冬的物事要备好。”

“这倒是。”皇后是个管家的好手,很快就将老佛爷用得着的单子列了出来,然后吩咐内务府去采办,随后再自己去慈宁宫请安。

“赶巧你来了。”老佛爷也在收拾自己的东西,虽然启程的日子还有些时日,但是老佛爷并不想走得匆匆忙忙的。

“媳妇不是过来问问老佛爷,这次去五台山是哪些人随驾,哪些人留守,媳妇好安排妥当了。”

“这倒是。”老佛爷也想到这个问题了,自己的慈宁宫还是得留人看守。这慈宁宫与宁寿宫住的的可是老一辈的嫔妃,皇后虽然是后宫之首,但也没插手长辈院子里的资格。宁寿宫的一位太皇太妃和一位老贵人跟皇后也不是很熟,况且还差着两辈,不大好说话。老佛爷思考了一会,“孙嬷嬷、李嬷嬷便留下吧。我带着桂嬷嬷、赵嬷嬷去五台山便够了。”

“那晴儿呢?”皇后问道。

“她?”老佛爷心里其实已经有些不喜欢晴儿了,成天在自己面前卖乖就是为了让福尔康重新起复。这让老佛爷心里腻歪死了,当初是看好晴儿跟自己的孙儿,没曾想这个蒙古格格居然眼界这么低,跟个奴才秧子起哄去了。但是将晴儿留在宫里,只怕是没人管得住她。老佛爷叹口气,道,“就让她随我去吧,希望佛祖的力量可以让她清醒一些。”

皇后自然晓得老佛爷话里的意思是什么,当初听到晴儿宁可要福尔康不要永璇的时候,皇后被这个格格的想法给惊呆了。永璇是乾隆儿子中最有前程的一位,不出意外的话,永璇起码有一个亲王身份。若是老佛爷保媒嫁个永璇,那就是亲王嫡福晋啊。但是这个晴儿却选择了一个没有抬旗的奴才秧子,这不是自轻么?

不过皇后不愿多谈这个问题,她晓得这是老佛爷耿耿于怀的一个事情。皇后笑道:“那晴儿也是个有福的,能跟着老佛爷在菩萨道场里住着,这是她的造化。媳妇这叫让内务府为晴儿格格备齐所需的东西,她一个未出阁的闺女,佛家的东西不好多沾,媳妇让内务府赶制一些素色花式的衣服边也就妥当了。若是太素净,怕是不好。”

老佛爷点点头,“难为你还记挂着。”

老佛爷对现在的皇后是很满意的,虽然性子还是那么耿直,但是脾气不再那么火爆。现在为人处事也圆滑了许多,皇帝也越来越待见皇后。帝后和睦,这是老佛爷乐于看到的。

过了月余,便是吉日。皇后率领后宫诸妃、格格将老佛爷的銮驾送至宫门外,然后是皇帝与朝臣亲迎老佛爷銮驾再送往京城外。朝臣们都晓得老佛爷这次上五台山祈福是为了保佑出征的士兵们,朝臣们见老佛爷如此为国尽忠,也不好拦着皇帝向老佛爷尽孝,一行人将老佛爷送至城门外。

老佛爷道:“送到这便罢了,皇帝莫耽误了政事。”

于是皇帝不再坚持,目送老佛爷离去后,一行人方浩浩荡荡地往回走。此时有个风尘仆仆的姑娘泪流满面地说:“那就是皇上。”

“是的,小姐,那就是皇上。”

“我终于见到他了。”

金锁搀着紫薇走进这北京城,开始了一段神奇的经历。

山无棱,天地合,乃敢与君绝。喋血日本海(一)

最后乾隆明诏:永璇、永璔为本次讨伐倭国远征军的正、副主帅,和亲王弘昼为军需总长。永璇对自己的人手也留下了安排,善保统管经济,而金镛则负责统筹全局。

虽然永璇最后拿到了帅印,但这并不表示一切都尘埃落定。这反而是一切事情的开始,铁器工场已经加快了强制炮弹的生产速度,各地抽调出来的水师也在海军衙门塘沽军港那加快训练,同时火器营也要增员。直到永璇这次大规模的战争前准备,朝堂才明白原来皇上手上已经握着这样一支部队了。重型火炮、轻型火炮、山地炮、长枪、手枪……永璇硬生生地将清朝的军备力量从十八世纪的下游水平拉到了十九世纪的平均水平。永璇现在唯一感叹的是,自己没能将狙击枪还有马克沁机关枪这样的大杀器折腾出来,不过能将后装燧发枪补充道自己的部队里,已经让永璇很满意了。

毕竟自己要去面对的不过是一群拿着冷兵器的倭国人,这样的武装是足够了。但是永璇也不会掉以轻心,虽然自己逼迫英国人妥协了,但不代表英国不会暗地支持倭国。从鲍霖生那儿得到的消息是,菲利普最近与倭国人走得比较近,同时他也排查出了几个与菲利普有勾结的官员。只是苦于没有实际证据,无法请动乾隆下诏处置。

同时让永璇紧张的是会不会有人拖自己的后脚,毕竟以目前的科技水平来说,跨海作战就是无后备作战。虽然永璇发展了一个琉球岛作为淡水补充基地,可武器的补充只能依靠济州岛的转运。虽然负责军需的是弘昼,可永璇还是担心永琪会插手进来。

“王爷可是担心那位爷背后使绊子?”金镛见着永璇这几日愁眉不展,便问道。

永璇对自己的第一谋士还是没什么好隐瞒的,叹了口气道:“先生也是知道,本王与我那五哥并不对盘。若是旁的事情给本王使绊子也就罢了,惟独这件事上,本王是必须要保证顺顺利利的。否则战败事小,耽误了本王的大计才是麻烦啊。”

“奴才也觉得五阿哥的确是个麻烦。”金镛自然晓得永璇与永琪之间的矛盾,也见识过这哥俩的交锋。如今八阿哥出征在即,乾隆又是比较宠爱永琪,谁知道会不会被永琪一撩拨就误了永璇。即便是弘昼坐镇军需大权,估计也会绊住手脚。金镛道,“不过奴才认为与其让五阿哥闲得来找王爷的麻烦,不如找件差事绊住他。”

“先生可有妙计?”

“整顿旗务。”

听到这四个字,永璇嘴角浮出一丝冷笑。旗务糜烂从康熙朝有初现端倪,后虽有雍正的整治而略微好转,但是到了乾隆朝又成了一团糟。旗务这东西不好碰,名义上八旗隶属皇帝,但实际上牵扯到各家王爷,从京城的到盛京的,从满洲的到蒙古的,这里面的弯弯绕绕还是蛮多的。饶是永璇这般自信的人也不敢去触碰旗务,若是将永琪丢到旗务整顿去,恐怕永琪及其门人都要殚精竭虑来对付这些麻烦事。

次日,一向不被乾隆所喜的三阿哥永璋上折言明京师旗务败坏,闲散旗人经常滋事,于是恳请乾隆效仿雍正整顿旗务。乾隆虽然不喜欢永璋,但也不能不说永璋的这次担心的确是对的,况且永璋现在管着礼部,这事他出头也是应该的。乾隆知道旗务这东西断不是哪几个大臣就能做的,没有一个铁杆阿哥那就是个笑话了。三阿哥是自己不喜的,谁知道这次提议是不是为自己加筹码的,乾隆厌恶地将永璋排斥在名单之外。四阿哥永珹在刑部忙得昏天黑地,自然也不能再做这件事。六阿哥永瑢目前在帮着自己修《四库全书》,也没时间。想来想去,乾隆将目光放在了永琪的身上,永琪手下也有了几个门人,也在户部呆了段时间,想来也是该做点事情的时候了。

乾隆沉思了许久,下旨道:“着履亲王、慎郡王协助荣郡王永琪整顿京师旗务。”

履亲王一听,脖子就一紧,旁人不晓得也还罢了,他可是领着宗人府的宗人令。履亲王对旗务的麻烦可谓是非常了解,一不小心怕就是夺爵都是有可能。慎郡王也是老王爷,在京城活了这么久,也晓得旗务的水深。他俩互相看了一眼,然后各自低声叹了口气。反倒是永琪踌躇满志地站在那,整顿旗务这是多大的体面啊!这代表了皇阿玛对自己的最大信任,将历来只有皇帝才能动的八旗给了自己,这是不是代表?永琪暗暗下定决定,一定要在整顿旗务上好好露脸一回。

于是忽然间京师的旗人就被折腾得鸡飞狗跳了,不过乾隆暂时没时间去关注,因为远征倭国的时间已经快要到了。按照永璇的计划,在作战前还是要再隐瞒倭国一次,乾隆忽然下诏,宗室皇子前往南苑围场行猎。

这一边乾隆带着浩浩荡荡的人往南苑而去,而另一边,永璇、永璔则到了海军衙门塘沽军港。

塘沽军港已经戒严长达半年,乾隆是下了死命令的,任何胆敢窥探塘沽军港之人,海军衙门可就地处死。这半年,海军衙门起码杀了十几个密探了。不过正是因为这种严苛的保密制度,就连军机处的人都无法知道海军衙门到底有多少兵力。

如今负责塘沽军港的人正是永璔的亲哥哥永璧,因为自家弟弟也要远征,永璧更是下了苦功夫确保万无一失。如今四艘巨型战舰、三十艘大型军舰跟二十艘中型军舰业已到位,同时几艘后备补给舰队已经开往济州岛与琉球群岛。按照永璇与海军衙门的研究,补给将主要通过南北两地转运。南线只能依靠在建厦门水师,从台湾调用军需品前往琉球中转。北线则依靠天津、朝鲜水陆两条线通过济州岛周转。

“北线的补给是最充足的。”永璧介绍道,“即便咱们海上补给船赶不到,朝鲜也能提供一些物资。多隆已经在朝鲜靠海的地方兴建了不少仓库,囤积军需品。南线的补给相对比较麻烦,这一线海盗出没,而且台湾与浙闽两地没有太多军工厂,就算全力以赴也是有缺额的。所以你们两个在倭国务必要一击即中。尤其是你,永璔,你的补给线全部来自南线,若是你不能保证顺利占领横滨的话,只怕双线作战计划必须中止。”

相对于参谋本部的那些人,一直在海军衙门第一线的永璧更能说出这次远征的弊端。永璇打量了下永璧,心下感叹,难怪他能在弘昼死后继续保留亲王爵位,而不是被降等袭爵。

“这也是本王所担心的。”永璇道,“惟有我这边尽快登陆倭国本州,然后祈祷皓祥的奇兵能最快占领京都,这样我们就能实现与横滨一起围住江户,逼迫德川幕府投降。所以本次作战,我不再佯攻,而是直接突袭神户。”

“那当初在参谋本部的作战计划就放弃了?”永璧有些吃惊,当初在参谋本部商量出来的计划是徐徐图之,而永璇这一改就变得愈加激进了。

“计划总赶不上变化的。”永璇叹了口气,冷冷道,“况且朝堂上有些败类为了区区一些银子就将作战计划泄露出去,我若不变化一下,只怕我们哥俩就回不来了。”

“岂有此理!”永璧比永璇更生气,这永璔可是自己额娘最疼爱的小儿子,也是自己最宠着的小弟弟。如果是技不如人,永璧无话可说;但如果因为情报泄露而让自己弟弟兵败横滨,永璧怕是会第一个将那泄密之人给剐了。“可知道是哪个畜生?”

“暂时还不知道。”永璇摇摇头,“我手上有个名单,但是无法确定谁才是真正泄密的人。”

“那就将他们全部抓起来,狠狠地拷打。”永璧在军队里混了这么多年,脾气暴躁得很。

“不行。”永璇阻止了这个计划,“这里面牵扯到好几家人,若是惹出一番风波,怕是朝堂就更稳妥了。”

“那就随着他们了?”

“且看看吧,只要我们作战一开始,想来那个泄密之人也会露出马脚。到那时,自有刑部的人去收拾他。”

按照原先的计划,永璇应该要在九州岛奔袭,以吸引兵力靠近关东地区。但是因为情报泄露,这个计划必须修改。三人对着沙盘推演了几日,最后敲定了一个更为冒险的计划。

永璔依旧奔袭横滨,但是永璔将带领嬴政、蒙恬这两艘以大火力著称的巨型战舰,并携带另外二十艘大型战舰和十艘中型战舰,力图用大火力封锁横滨,从而确保清军在横滨的武力优势。永璔见直接面对江户以及关西的主要武力,他的责任就是牵制住这些兵力,以保证永璇跟皓祥的“奇袭”计划能成果。

而永璇也放弃登陆九州,白起、王翦两首速度型战舰不从九州岛北部进入獭户内海。而是绕行九州岛南部,并从四国岛东部进入獭户内海,从而登陆神户。根据军事情报部的情报显示,倭国的主要水军及炮台就布置在神户、大阪、淡路三地,这三地互为犄角,稍不留心清军极有可能进了包围圈。

而横滨也是个不安全的地方,横滨港口狭长,出口极窄,永璔携带的军舰多是重型军舰,若是被人堵了出口,那就是个大麻烦了。

“倭国的火力非常落后,他们的海岸保卫能力还不足为惧。只是永璔那边会麻烦一点,我认为永璔应该在神奈川附近分兵,免得被困在横滨港。”永璇提议道。

永璔笑道:“莫非倭国能有水师围堵我?”

“被忘了英国人。”永璇道,“静冈可是一个国际港,有一支英国水师在这里护航,你能保证这支水师不会忽然北上围堵你们?”

“若是他们真来了怎么办?”永璔忽然想到这个问题。

“不妨事。”永璇笑道,“五日后,理藩院会发出通告,清国对倭国宣战,并要求所有非倭国的船只、人员撤离倭国,否则将视同为倭国盟友而击杀。——若是英国水师真的不听劝阻,你大可与它纠缠一下。以中型舰为作战主力,采用分割战术,穿插包围英国水师,制造局部优势,分而歼之。”

“这分割战术的确是不错。”永璔笑道,“本来我手上的舰队数量就超过英国人,若是他们敢上来找麻烦,我顶让他们回不了家。”

“倭人的话,就不用俘虏了。”永璇冷冷地说,按照永璇的计划,他要大量减少倭人的数量,好方便华夏人移民过来,进而同化掉倭国。“英国人的话,还是要善待俘虏的。”

关于人道消灭倭国人的方针是乾隆点头了的,乾隆也对这只养不熟的白眼狼感到有些厌烦了,所以永璔、永璧并不奇怪永璇的决定。但是善待英国俘虏的提议,二人有些不理解。

“咱们与英国只怕是免不了一战,英国不比倭国,他们的水师力量还是很强的。若是我们不善待俘虏,只怕咱们的人被俘虏了之后,他们也不会善待。战争是免不了要死人的,但是能少死一些也好。”永璇淡淡地说。

九月十八日夜,一支庞大的舰队悄悄驶离华夏海域,朝着倭国进发。华夏针对别国的一次海军作战就此展开,看着满天的星光,永璇忽然有些自嘲起来,这一战无论是胜还是败,自己都会面对一个很大的麻烦。败了,自己的全盘计划就有可能夭折;胜了,自己可以挣一个亲王的帽子,但是日后呢?永璇的心很大,东北亚解决完之后就是东南亚,然后是南亚,直到中东地区。永璇想为自己的后世子孙留下一个物产丰饶的殖民地体系,至于史书上怎么评价自己,永璇并不在意。

英国的维多利亚女皇是英国殖民战争的倡导者,按理说全世界的人都应该诅咒她才对,但事实上的维多利亚女皇却是英国史书上大书特书的人物。历史,永远都是由胜利者来书写的。

九月十九日,理藩院发出对倭国宣战的宣言,一时国际社会大惊。众大使离开理藩院的时候,菲利普将一份文书交给了倭国使臣。

九月二十日,正在南苑行猎的乾隆忽然返回京城,在呼啸而过的车驾上躺着一个似乎快要死去的姑娘。这个消息也飞快地传回了紫禁城,一个小太监跪在坤宁宫里道:“听说是五阿哥射中了一个姑娘,皇上已经命太医候着了,说是无论如何要救回这个姑娘。”

山无棱,天地合,乃敢与君绝。喋血日本海(二)

听到小太监的回报,皇后勃然大怒。不过她怒的不是这个姑娘,而是围场大臣跟侍卫居然让一个姑娘摸到了皇帝的身边,还随意见到了皇帝。小太监并没有答话,他是乾隆身边的传旨太监,效忠的人只有皇帝。高无庸警告过这个小太监,若是安心效忠皇帝,自然下半辈子富贵无忧,但若是敢生出一丝贰心,那么能不能见到明日的太阳还是两说。如今皇后在这边的话,小太监自然会一五一十回报给乾隆。

皇后脾气也发完了,一挥手让小太监滚了出去。容嬷嬷眼瞅着有话要说,皇后便屏退了伺候的宫女们。容嬷嬷苦着脸道:“我的皇后主子啊,那可是皇上身边的传旨太监,您刚刚在这说的每一句话都会到皇上的耳朵里,这不是给自己惹事么?”

“嬷嬷,本宫就是要让皇上听到这些话。”皇后非常淡定地说。如皇后以前所料,虽然永璇因为当年嘉妃过世之事对自己心有隔阂,但是因为永瑆养在自己的身边,永璇还是略微帮了下皇后。

皇后曾经用永瑆去试探永璇,结果得到的话就是,您贵为大清国母,有时候不做什么比做了什么更好。皇后忽然大悟,是啊,自己是谁?乾隆潜邸里的侧福晋,这还是雍正亲自下旨指的婚。可以说出了孝贤皇后外,只有自己是最体面的。只要自己安安心心地坐着,这皇后的位置就绝不会失去。至于皇上的宠爱,皇后早就想明白了,自古帝王的心就不会属于哪一个嫔妃。那拉氏能从贵妃爬上皇贵妃,最后登上皇后的宝座并不岔子,这里的功夫怎么会比那个包衣出身的令妃差?只是以往自己蒙蔽了自己的眼镜,做了太多的糊涂事。如今被永璇一句话点醒,自然就明白了过来。大统什么的,不是自己该去争的。十二阿哥已经有了“嫡子”优势,就算日后不是皇帝也是个铁帽子亲王。而自己这个皇后,也要被新皇恭为母后皇太后。至于那个令妃,除非是自己的儿子登基,否则只可能是个太妃而已。皇后也想明白了,自己只要好好地活着,不惹皇帝生气,那么自己的富贵前程一点都不会少。

乾隆在急行的车驾里听着小太监的跪报,不发一语。乾隆思考了很久,挥挥手让小太监先先去了。乾隆要将这个姑娘送进宫,自然必须要让皇后知道。乾隆已经猜想了很多个结果,没想到皇后最关心的居然是自己的安危。虽然皇后暴跳如雷,但是骂的都是那些不会照顾自己的侍卫大臣。想到这,乾隆内心还是有些感动。这才是自己的妻子啊。

乾隆看了看在后车上的的那个姑娘,几个随身的太医都在那候着抢救。乾隆不晓得该如何跟皇后去说,这是朕十八年前遗失在大明湖畔的女儿么?乾隆可以想象出皇后的震惊,那一年是孝贤皇后故去的一年,自己居然还在外面寻花问柳。这让一直尊重孝贤皇后尊重规矩的那拉氏如何想?乾隆虽然可以口里说不在乎那拉氏的

干隆王朝一锅炖第12部分阅读

欲望文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A- 18 A+
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