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8小说网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章
目录 | 设置
下一页

第32节(1 / 2)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问题反馈 |

我等的不是你啊。

重新站到阳光下的时候,刘基第一次感觉光线是有锋刃的,几乎把他的身体削得薄了一些。他和王祐都不知道过了多长时间——两天?三天?抬头去看,漫天阴云,彗星早已没了影子。两人把身上厚厚的泥污洗净,又猛吃了一顿肉食:炀豚、鱼脍,还有大雁熬煮的汤羹。看见盛在鼎里炖得酥烂的雁肉,刘基就想起那肥胖的雁鱼灯,烧着鲛人的脂肪,燃亮幽然长明的灯火。但那并不妨碍他囫囵吞下一整根长长的腿肉。

两人吃饭的时候,很难不聊起那墓中的物件。王祐说起那些钱币:封泥匣上的印章“昌邑令印”,昌邑令他也知道,当年王家的先祖和他一起劫后余生,后来各自在宣帝朝重新任职,仍有往来。在墓中的书简库,还有王氏编著的《齐论》……那是王祐小时侯捏着鼻子死记硬背的家学,后来却入了歧途,偷鸡摸狗、鸡鸣狗盗,什么都干,最终进了这个行当。一年前,这件事被人捅到了族里,族中长老清理门户,一把火没把王祐烧死,却害了他的妻儿。所以他在北方已经待不下去,正巧这时候,见到了太史慈的使者,这才有了种种后事。如今在这墓里忽然重遇旧典,王祐不觉得怀念,只觉得邪门,仿佛它早已放在那儿,故意等着他来似的。

饱食以后,刘基睡了不知道多长的时间。

当他挣扎着醒来的时候,只觉得自己从最深的水底浮起,差点分不清哪里是虚幻,哪里是现实。已是日暮时分,刘基反应了好一会儿,才发现是王祐在敲他的门。开门一看,王祐闪身入内,身上带了个小包袱,两眼底下深如墨渍。刘基一看便知道他是要走的样子,王祐也开门见山,和他说:“狐兔死,走狗烹,太史慈不是曹操,摸金的事情他最多也就干一次。现在不管奇怪不奇怪,墓已经开完,赶紧全身而退。”

刘基问他:“怕了?”

“谁也该怕。”王祐老老实实地说,“我从未见过这么邪门的墓,你呢,也赶紧逃。我其实完全可以自己走,特意来,就是给你说这一句。”

刘基扫视他全身上下,虽然看不出端倪,却知道王祐浑身都像开了孔似的,能躲能藏。他尖刻地说:“怕你还带走东西?”

“白干才是对墓主最大的不敬!你想,他睡了几百年被人吵醒,要只是晃晃荡荡,空手走了,岂不是拿他来寻开心?”王祐手一缩,一张,不知怎么地掏出一只周代的提梁卣来,阴蚀纹细腻繁复。他说:“当初你看出我带了只前朝的灯,我就觉得你目力超常,如今终归是一起下过穴,见识过,以后再也别碰这事了。这只提梁卣盛过你的血,祭过祖先,真龙宝器,你自己收着吧。”

他把提梁卣“咣”一声放在席上,刘基缩着手没去碰。

王祐沉默半晌,最后说:“你还不准备走,是吗?”

刘基没回答,只问了一句:“你准备怎么逃出去?”

“整座陵园里南北一线开了三口井,远远比墓穴要深。那不仅仅是取水用的,井中有器物、有梁架,一定彼此相连,通往地下河道,以汇流积水,让深埋地下的墓穴免于水患。上缭壁所在的山丘林间,多有水道,这些地表流水一定也与地下河串丝成网。换而言之,就有可能从井底一路潜行出城。”

“听起来相当冒险。”

王祐虚弱地笑道:“如果苍天有眼,我早已经死很多回了。”

他走到门口,又回过头来,补上一句:“井底的路,我会在墙上留记号,你如果要出去,就顺着箭头;如果让别人进来,就逆着走。”

第十三章鸮钮玉印(阴篇)

——公元前63年·元康三年——刘贺从山阳郡第一次来到海昏,花了三个月时间。虽然没有昼夜急行,但二百余人隆隆而往,尘烟漫漫,车马相属于道,还是让他恍惚间生了些回忆。山阳郡就是原本的昌邑国。自他回去,昌邑国便遭到国除,改制为山阳郡,而他到后来才知道,自己既非平民,也无封位,朝中偶有提起,都以“故王”为称。人无名而不立,他的名号没头没尾,人也变得若有似无,夹在时间的缝里,人们有时忘记他活在何年何月。在他离开长安以后,霍光迅速找到了一位新皇帝——曾经流落民间的武帝曾孙刘病已。他躲过了戾太子的灭门之祸,白龙鱼服,成长于寒微,形成了既谨慎又有为的性格。同一个爷爷诞下的龙种,他和刘贺却没有半点相同。他于元平元年登基称帝,谒高庙,继续尊上官为皇太后。即位六年之内,政由霍氏,垂拱而治。又不断给霍光加封进赏,恩宠尊荣,古今无匹。六年后,也就是如今的五年前,霍光溘然长逝,皇帝赐他本来只供皇室使用的黄肠题凑,又以之陪葬汉武帝的茂陵。但又过了短短两年,他便将从前赐予霍家的权力一一收回,最终以谋反罪名,将霍家满门抄斩,长安城数千户被牵连族灭。这实际上历经四代皇帝成长起来的参天巨木,一旦之间,就被夷为平地。但这一切并未真正影响到霍光,他依然拥有了一座位极人臣的恢弘大墓,在茂陵享受四时祭祀,成了全族最后一位得以善终之人。如此想来,霍光反倒在最后,完成了刘贺本来预想的人生道路。可他听到消息以后,心里却没有一点感觉,他甚至没去想那黄肠题凑。十年之间,刘贺几乎没再想起过墓葬的事。他完全不知道一位“故王”将以何种方式进行下葬。虽然,上官将他为王期间、称帝期间,拥有的所有器物都返还给了他,完全足以打造出他曾经在《筑墓赋》里千万回浅吟低唱的地下宫殿。可是,他以及绝大部分的侍臣都没有办法离开王府半步:王府的外墙全都被加高、垒厚,朱门锁死,仿佛一座碉堡,只留一面四方的天空,以及一孔供仆人进出的窄门…

——公元前63年·元康三年——

刘贺从山阳郡第一次来到海昏,花了三个月时间。虽然没有昼夜急行,但二百余人隆隆而往,尘烟漫漫,车马相属于道,还是让他恍惚间生了些回忆。

山阳郡就是原本的昌邑国。自他回去,昌邑国便遭到国除,改制为山阳郡,而他到后来才知道,自己既非平民,也无封位,朝中偶有提起,都以“故王”为称。人无名而不立,他的名号没头没尾,人也变得若有似无,夹在时间的缝里,人们有时忘记他活在何年何月。

在他离开长安以后,霍光迅速找到了一位新皇帝——曾经流落民间的武帝曾孙刘病已。他躲过了戾太子的灭门之祸,白龙鱼服,成长于寒微,形成了既谨慎又有为的性格。同一个爷爷诞下的龙种,他和刘贺却没有半点相同。

他于元平元年登基称帝,谒高庙,继续尊上官为皇太后。即位六年之内,政由霍氏,垂拱而治。又不断给霍光加封进赏,恩宠尊荣,古今无匹。六年后,也就是如今的五年前,霍光溘然长逝,皇帝赐他本来只供皇室使用的黄肠题凑,又以之陪葬汉武帝的茂陵。但又过了短短两年,他便将从前赐予霍家的权力一一收回,最终以谋反罪名,将霍家满门抄斩,长安城数千户被牵连族灭。这实际上历经四代皇帝成长起来的参天巨木,一旦之间,就被夷为平地。

但这一切并未真正影响到霍光,他依然拥有了一座位极人臣的恢弘大墓,在茂陵享受四时祭祀,成了全族最后一位得以善终之人。

如此想来,霍光反倒在最后,完成了刘贺本来预想的人生道路。

可他听到消息以后,心里却没有一点感觉,他甚至没去想那黄肠题凑。

十年之间,刘贺几乎没再想起过墓葬的事。

他完全不知道一位“故王”将以何种方式进行下葬。虽然,上官将他为王期间、称帝期间,拥有的所有器物都返还给了他,完全足以打造出他曾经在《筑墓赋》里千万回浅吟低唱的地下宫殿。可是,他以及绝大部分的侍臣都没有办法离开王府半步:王府的外墙全都被加高、垒厚,朱门锁死,仿佛一座碉堡,只留一面四方的天空,以及一孔供仆人进出的窄门。

当他长久地在屋内徘徊,身边全是金碧辉煌、雕龙画凤的器物,凝滞的空气,全点上了好像还是不够亮的灯,就好像人还活着,就已经住进了墓里。他曾经日思夜想、梦寐以求的生活,想象中壮阔无垠的身后身,在十年时间里,慢慢变得逼仄而陌生。

在极少数的梦里,他曾经回到自己在金山已经修好的大墓之外。攀援上山,钻进山缝,四周全是苍莽葳蕤的植物,遮天蔽日,蛮荒难行。每一次直到醒来,他都不曾找到过大墓的入口。

海昏的样子,就有点像他梦里的金山。除了一点,就是它苍苍莽莽的景象没有耸立而起,全是铺平的,哪怕偶有起伏,也遮挡不住多少视线,只是让色彩叠卷出不同的层次。

从昌邑国或者山阳郡的眼光来看,整个海昏侯国里没有郡城,只有村庄。

刘贺南下时,因为昌邑国已不存在,所以他带走了上官皇太后赐返的所有东西,包括以前的一些王国礼器。虽然沉重,但一来,留在山阳郡也无从处置,只能被销毁重铸;二来,他被封为海昏侯时,诏书专门提到“不得奉宗庙朝聘之礼”——如果他再也不能祭祀宗庙,那先不说高祖先帝,就连父亲刘髆也无法祭拜。所以他带了一些昌邑王国传下来的器物,比如籍田仪式用到的铜鼎、豆灯,虽然算不上什么珍品,却是父亲和他都曾用过的东西。

为了收藏所有的器物,也为了安置海昏侯国的食邑四千户,刘贺倒是做了他人生中非常少有的一件“正事”——筑城。

他把城筑在缭水边上。南方地势低卑,丈夫早夭,这类名声他早已听说过,所以在筑城时尽可能往高地和丘陵去靠。筑城、修路的用料,他早在修墓时便烂熟于胸;又因为多年沉溺于工匠营造,通晓水火之事,所以能自然地把湖泊、河道考虑进去,便于坊市用水、原材交通。所以往他这座新城池里聚居而来的,除了原本划入侯国的食邑户民,倒还有不少的百越各族、远近流民。

在那段期间,他时常往城边的山丘上跑。

出生时就落下的不便于行的毛病,自从被关了十年,已经变得愈发严重。这时候他才刚到而立之年,但从背后看,走起路时几乎像个健步的老人,身子斜斜歪着,深一脚浅一脚,仿佛随时能朝一侧倒下来。

他曾经就因为腿疾而滑下山坡,差点遭逢大厄,却被一个上山的瓜农给救了。

瓜农名唤孙钟,年纪其实比刘贺大不了几岁,但四肢硕长,双目巨大,满脸横髯。他见刘贺多少有一点行动不便,二话不说,几乎一手扛起他就往山下走,直如猛虎一般。

原来他的瓜地就在刘贺经常走的这座山的南坡,面阳,隐蔽,水源充足,且无积水之患。到了瓜地,他把刘贺往房子边上一放,留些草药茶水,便让他自便,自己埋首去伺候瓜果。在刘贺看来,这人仿佛一心只有这些瓜,其实刘贺穿得不说华贵,至少也和平民有所不同,他却一副看不见的样子,也不问他身份和名姓。但清风朗日,翠海瓜田,他也懒得多言,只静静坐到了日暮。

到日暮时,孙钟才总算端着两颗瓜过来,也不多言,便分与他吃。刘贺心中嘀咕,还没到瓜熟时节呢,没想到他这两颗显然是费了些心思,刚好触到了熟的边儿,水灵瓷实,满嘴甘饴。

两个人边吃边聊,孙钟吐了一地的瓜子,还给他说起一段往事:

原来他从前不在这里种瓜,还得沿河往下走,在一片河边的砂地上。年份好时,河水安分,长出的瓜一只只像碧玉似的,连县吏也抢着要;年份不好时,河水漫涨,可能一夜之间就冲得什么也不剩,连带着周边村庄散户全都哀嚎一片。

但那倒不是他要说的事情。他想说的是有一年,还是涨水,鱼虾横行,死猪漂在田边。他遇见三个少年,三个都长得怪模怪样,一个长得比玉还白,一个比炭还黑,还有一个肤色倒只是蜡黄,但两只眼睛圆得像十五的月亮。三个人齐齐向他讨瓜吃。

那一年倒是有意思,有天傍晚,他看见天上一只赤狗在跑,前头追着一颗长了尾巴的大星,这景象刺在心里,总让他惴惴不安,所以也不等瓜熟透就全给收了。后来犯了水害,才知道,五里八乡就只剩他这儿有瓜。

刘贺就插话问他,难道是十一年前?他说,哪还记得那么清楚。

继续前话。他也不藏私,把瓜切出来分了,三个少年吃得不成样子,满嘴飞涎,那模样他倒还记得。等迅速把瓜吃完了,他们忽然神秘兮兮地问,你是想让世世代代都活得长,还是想只有一个人寿祚绵长,但能当上天子啊?

他说,哪里听过这么奇怪的问题?就瞎回答了一句,那还是当天子吧。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A- 18 A+
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