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大见了,就怪道:“丫头怎会做这个?”这等行云流水的速度,不是熟手,还真做不出来。
迎儿只随意应道:“前几日去花家,见过他家几位姐姐这么包。”
武大半信半疑,只以为她当真天赋异禀,看一回就会包,还与有荣焉的跟着傻乐:“好!俺闺女真聪明!”
不一会儿,后头炊饼出锅,父女两个哼哧哼哧抬出蒸笼来,赶紧着又将粽子蒸上。
铺子门前买炊饼的就来了,你十个,我八个的,迎儿又要收钱,又要包炊饼,恨不得多生几只手出来才好。
“丫头,你家这黑乎乎的是做甚?”
迎儿指着那半盆黑米道:“是黑米哩,婶子,苏杭那边都兴端午用它来包粽子,包出来可香了!”
妇人奇道:“用黑米包粽子?不是黄米麽?”
“嗨,这是咱们清河县的吃法,人家绍兴那头还有八宝的呢,五彩的也不稀罕……况且啊,这黑米可是补肾的好东西,家里有哪个头发白了的,吃上十天半月,保准立马转黑!”
其实哪有这般神奇,但小马屁精为了挣钱,觉着扯些无伤大雅的谎……也不算过分罢?
嗯,不过分,不过分。
迎儿一说服了自己,对着众人就鼓吹得愈发厉害了,逢人便说吃了她家粽子能白发转黑,传来传去,就传成了“吃了武家粽子延年益寿青春常驻”……
果然,有些不缺那几个钱的人家,都要么在原地侯着,要么去街头巷尾转了一圈,后头粽子一出锅,大家就一哄而上。
迎儿做了这久生意,终究是摸出点窍门来了:舍不得孩子套不着狼!她咬咬牙,各拿出一个黄米和黑米的,解开竹叶,一股香喷喷的热气就扑面而来。
在众人赞叹声中,她又拿筷子夹碎了些,一人分了小块与他们吃。嘴里不忘念叨她家的料:这可是俺爹拿猪油拌过的,光猪油都使了两斤哩!这米可是泡了两日两夜的,吃下去又好克化,老少皆宜。
“大姐儿您吃着红枣了?哎哟不得了,那您今年要鸿运当头早生贵子哩!”
妇人被逗得“噗嗤”一乐:“去去去,小丫头,俺都有两个孩儿了,哪还要生,又不是母猪……”
嘴上虽如此说着,心内却美滋滋的,这年头国泰民安,哪个会嫌儿子多?
手上就悄悄比了两个巴掌,迎儿点头会意,也不戳破,黄米黑米的粽子各包了五个与她。
旁边人见了,就有人叫起来:“咋俺这里没枣啊?”
“那您多吃两个不就成了,鸿运来了挡不住,总能吃着的!”迎儿趁机就给她多拿了两个,用麻线绳子拴了,提溜着家去。
果然,她家又成了清河县第一家卖粽子的人家,待有反应过来的人家,赶着中午泡米,已是来不及了。
父女俩生意顺利,心情也就更舒畅了,迎儿去买了二两瓜子儿来,后头锅煮着,两人就在铺子里坐着闲话起来。
“这粽子可比炊饼划算多了,以后咱们每日多蒸些来。”
迎儿却摇摇头,她没这么乐观:“今日是正赶上端午了,吃这个应景。待过了今日,估计也就卖不动了。”
“这是为何?他们不都满口的夸好吃嘛,只消好吃,咱们生意就不愁……”
迎儿多了几年的阅历,又跟着逃难跑了大半个大宋朝地界儿,懂些风土人情,道:“爹想想,咱们家炊饼能开起铺子来,并非咱们炊饼真那般好吃,而是清河县人吃食习惯,大家都爱吃面,不喜吃米,田里也种不出多少稻谷来。同样的道理,粽
分卷阅读34
分卷阅读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