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宴提了笔,不出半个时辰便将那日画像上的小姑娘,分毫不差地勾勒出来。
盯着画像上小姑娘的眼睛,徐宴回想苏毓的眼睛,总觉得有那么一点相似。但不知是原本画像的作画之人画错,还是其实他想错,这相像又不相像的分寸拿捏的不是很准确。
想了想,徐宴搁下笔,去到村子里十三四年前买过童养媳或者义妹的人家,打听一下。
徐宴跑了三家,最后村尾的一家得了准信:“听说丢的姑娘找到了!”
“找到了?”
徐宴一愣,“何时的事儿?”
“就昨儿下午!”村尾住的是王元宝家,元宝媳妇儿也是外来的,比毓丫还大一岁。但因家里疼,人看着还娇娇俏俏的,比毓丫嫩生许多。
此时眼神不住地往徐宴的脸和身子上瞄,那脸颊脖子羞得通红,“丢的那姑娘就是邻村王家的媳妇芳娘呢。听说昨日才认了亲,那一行人怕耽搁,家里长辈等不及。傍晚的时候来了好几辆大马车,将芳娘一家子接走了。高头大马,绕着村子走,不晓得多气派哩!”
“他肯定找对了人?”徐宴总觉得这里头有点古怪。
“可不是?”元宝媳妇儿眼睛盯着徐宴那突出的喉结脸烫得很,听说喉结大的,那处也大,也不知是不是真的……
再看徐宴都身形,高大又俊逸,元宝媳妇眼睛跟烫着似的颤了一下:“画像打开,那眼睛鼻子就一个样儿!芳娘也是,小时候瞧着怯生生,长大了倒是找回小时候的爽利。如今那股活灵活现的爽利劲儿,跟画像里走出来似的!”
话说到这,徐宴也不问了。谢过元宝媳妇儿,转身便回了。
第十一章
这件事,徐宴没有跟苏毓提及。既然寻人的人家已经走了,说出来不过是徒增烦恼。
徐宴垂眸看着纸上歪着脑袋冲人笑的小女娃,想了想,没撕。白皙修长的手指点在女童的眼睛上,他收回收,将画像卷起来放柜子里。
冬日里,昼短夜长,眨眼就是一天过去。
襄阳县虽说地处国土偏南方,但这冬日也没比北方好多少。进入腊月以后连天儿地下雪。鹅毛大雪覆盖了一层有一层,人站在屋外,哈口气儿都能结出冰晶来。乡下人农闲的时候,村里人早就进镇置办过年货。左邻右舍的都闲着,抓一把瓜子,东家长西家短的串门唠嗑。
转眼苏毓穿来二十来日,眼看着就要到年关。
苏毓见家家户户打年糕的打年糕,晒腌肉的晒烟肉,有些家中富余的,还用那些花生坚果自家做酥糖。她搁笔看半天,后知后觉地意识到她或许该置办年货了。
虽说徐家没什么亲戚,但左邻右舍地来窜门,家中招待的糖果子都没有,似乎有点不像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