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下的,便只有一个四爷。
太子想了想,对殷陶道:“有空请老四过来坐坐。我也不瞒十二弟,以前皇阿玛的确给我讲过不少为君之道,是我自己不争气,落得这般田地,但皇阿玛讲得那些道理总是不错的。我想着老四是个有造化的,听了这些道理该当好处不少,若是他还不嫌我这个二哥啰嗦,我便把这些东西也跟他说道说道,省得日后时间久了反而忘记了。”
说到这里,太子也对着殷陶道:“十二弟记得到时也过来听一听,对将来总是有好处的。”
殷陶也明白了太子的意思。
他这是看好四爷,想把康熙教给他的为君之道、驭臣之道传授给他看好的老四。
对于太子的认知,殷陶倒也并不惊讶。
太子虽然自己的事情有些拎不清,但是对于康熙是了解的,也知道在几个兄弟当中,康熙最后会选四爷作为继承人。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如今离开了山,自然就懂了。
太子当然也不是白白要给四哥做义工,除却两人本身关系不错外,太子此番也是想为自己和家人的未来买一个保险。
但不管太子有什么样的目的,这对于四爷来说绝对是好事。
太子学到的这些东西,都是康熙手把手教出来的,有了太子相帮,四爷赢面更大,日后为君也不必那么辛苦,能更加游刃有余地处理朝事。
而四爷是个比较重情义的人,太子如今全然不涉及政事,主动退位,且对他以礼相待,甚至愿意传授康师傅的小灶内容,想来四爷上位以后也绝对不会亏待了太子。
这对于两个人来说都是双赢。
殷陶痛快地应了下来:“四哥还有一大家子要忙,想来正月里是不得闲了,等开春之后,二哥这里的桃花也能开全了,我请四哥过来二哥这里赏花可好?”
第111章角逐
每个人的成长轨迹不同,人生经历不同,解压的方式也各不相同。
十四从五台山上回来瘦了一圈,回来之后便喜欢吃饭解压,闲下来的时候口中不是叼着牛肉干就是猪肉脯,尤其喜好吃肉。
托四哥的福,殷陶有幸跟十四一起吃过一顿饭,看着十四在饭桌上狼吞虎咽风卷残云的样子,殷陶觉得这位十四爷若是生在现代,倒是蛮适合做吃播的。
而太子就不必说了,不管是在家中制香、抄经、练字还是著书都可以修身养性,自然也是解压良品。
而康熙就不一样了,在太子离宫诸子争储的压力下,他直接纳了个新的婢女。
这事还要从半个月前说起。
这日,殷陶进宫给万琉哈氏请,在长春宫坐了两刻钟功夫都不见万琉哈氏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