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娴想到了宋辰抢救回来后和她说的那句话。
“娴姐,我会努力活下去。”
不是他自己想要活着,而是为了另一个人的精神延续,努力的,痛苦的活着。
他用另一个已经不在这个世上的人,捆绑住了还活着的自己。
这个认知甚至让孟娴开始怀疑,自己当初救下了宋辰,真的是对的吗?
那时候,孟娴很庆幸,至少末末成了他活下去的理由。
可现在她很难过,因为宋辰不应该只为了末末而活着。
作者有话说:
1易家扬作词,李偲菘作曲,歌手黄义达演唱《那女孩对我说》
第38章 巨星的诞生(七) 二合一
直到最后一段伴奏结束, 整个录制棚里都很安静,又过了三四秒,不知谁先开始鼓掌, 唤醒了沉浸着的观众, 接着掌声如同浪潮一般,久久不息。
主持人也似乎是被这些掌声惊醒,这才意识到自己该上台了。
“刚刚就在台下,我发现了一个让我震惊的真相,大家是不是觉得刚刚那首歌很陌生,明明那么好听,以前却从来都没有听到过, 因为这是一首全新的创作,从写词到编曲, 全都由宋辰一人完成。”
主持人的声音有些激动亢奋。
其实在听到歌名的时候,台下的观众就意识到这是一首新歌,因为以前从来没有听说过这个名字, 大家以为这是宋辰加入天籁后, 天籁为他准备的歌曲,没想过这居然是宋辰本人的作品。
粉丝们当然是激动的, 其余的听众中有一部分心存质疑。
比如方磊。
他扭过头躲开摄像机, 快速地抹掉眼角的水渍,然后将头转回来正襟危坐, 表面上看着没什么, 心里已经开始吐槽了。
天籁就算要捧人也不该是这种捧法, 宋辰写得出这种水准的歌曲吗, 他要是有这本事, 前些年在璀星就不会出那么多灌水的唱片了。
掌声再次如雷, 台下宋辰的粉丝更是大声尖叫,直到宋辰举起话筒的时候,她们才像被按了暂停键一样,乖乖停下激动的喊叫声,欢呼声。
“其实在最早接触音乐的时候,就已经开始尝试写这首歌了,只不过……没有足够的时间,可能那个时候的我也不够成熟,始终没能把这首歌曲写完。”
以前的宋辰就是很温柔的性格,消失了一段时间的他好像有了新的沉淀,给人的感觉更安静了,让人浮躁的心情都会因为他平和轻缓的声音,慢慢被安抚下来,只想静静听他说话。
“前段时间,应该是我出道以来最长的假期,我终于有足够的时间,一点一点完成这首歌的创作。”
极其简单的几句话,就充分解释了为什么在璀星的那些年他的那些唱片质量都很一般,他本人也没有表现出写作天赋的原因,也解释了为什么离开璀星后的这短短一段时间里,却写出了一首这么触动人心的作品。
因为璀星根本就不认可他的能力,只想把他当作傀儡一般安排,作品质量不好,被外界诟病无所谓,反正钱到手了就行。
他明明那么有才华,却直到被网暴,被谩骂的那段时光,才拥有了属于自己的充足的时间去完成自己一直以来都想要完成的一件作品。
在那种境遇下创作的曲子,难怪有种说不上来的忧愁。
璀星老狗不做人,粉丝们在心里第一万次谩骂,恨不得时时刻刻把璀星拖出来鞭尸。
当然,他们心中其实更好奇另一件事,那就是这首歌的女孩,和宋辰到底是什么关系。
听宋辰刚刚的表述,从他刚接触音乐,就已经开始了这首歌的创作,也就是说,故事中的那个女孩,和他认识的时间极有可能在他出道前,或者在刚出道那段时间,而且现在两人应该已经分开很久了。有了这个认知,一些女友粉们的情绪都被安抚下来了,但随之而来的是更大的愤愤不平,宋辰这么好,为什么会有女孩狠心离开他呢!
更让人难受的是那个女孩已经不在身边,可他始终都忘不了她。
显然主持人很懂观众们的想法,代表他们问出了那个大家都好奇的问题。
“接下去这个问题可能有点小冒昧,但是我真的有点好奇,这首歌里的女孩是你曾经的对象吗?”
这个问题一出,台下已经屏住了呼吸。
“不是。”
宋辰直接否定了这个猜测,依旧是温柔不失力量的音调。
“不是情侣,但是我生命中很重要的女孩。”
否定了情侣的关系,却没有否定这个女孩对他的重要性,总不能是妈妈吧,妈妈也不会被称呼为女孩啊,或者是暗恋对象,求而不得的存在?
粉丝们抓耳挠心,可这毕竟不是宋辰的主场,大家只能看着他在回答了主持人几个问题后,将舞台留给了其他选手。
之后的劲歌热舞依旧很炸裂,可不知道为什么,每个人心中总有些怅然若失的感觉,胸口闷闷的,即便配合着完美的演出欢呼鼓掌,但被压抑着的情绪始终没有被真正调动起来。
******
【人间惨剧——宋辰的二十五年】
这是于东在深思熟虑后,对自己这段时间调查的一个总结,也是他上传网络的那篇文章的标题。
在开始调查宋辰这个人的时候,他野心勃勃,一心想要调查出一个轰动娱乐圈的大料,狠狠赚上一笔,可随着调查的深入,随着对宋辰这25年人生的了解,他的想法渐渐变了。
越是了解宋辰这个人,他的情绪就越低落,压抑,悲伤,作为旁观者的他尚且如此,那切身经历了这一切的宋辰又是以什么样的心态活着呢。
于东终于明白了,为什么他会在明明有很多办法可以解决那些黑料的时候,轻易选择终结自己的生命。
中间有一度,他想过中断调查,或者将现在查到的所有消息都删掉,当作一切都没有发生过,可最终还是个人利益占了上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