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8小说网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章
目录 | 设置
下一页

845.第845章 上电视(1 / 2)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问题反馈 |

河东省的医药技术开发区里,少数几间能用的大房间都被征用了起来,和食堂一样,都放上大小不一的电视,频道放在中央一套上。

几百上千名干部和群众,搬着马扎子,整整齐齐的坐在房间里,等着看节目。

纪录片准时播放。

当“杨锐”两个字出现在电视屏幕上的时候,田世昌忍不住握紧了拳。

纪录片是从大半年前开始拍的,内容却很多,既有杨锐做了PCR以后的项目,也有对之前钾离子通道的回顾。

电视台当年决定做这个纪录片,就是因为达尔贝科可能为诺贝尔奖提名杨锐,所以,整个片子做的是颇为弘大,目的性也很强,其中穿插一些诺贝尔奖的介绍和片段,还有不错的配音,给人热血沸腾的观感。

此刻,田世昌的心情大约是介于“大丈夫当如是”和“这他娘是真的”之间。

无论是哪个年代,名字能上央视,都是很不容易的事。

专门上了央视的纪录片的,自然更是一个时期的宣传重点和旗帜。

田世昌看电视的时候,也不知看过多少新闻人物了,但他认识的,还真的就是杨锐一个人。

特别是纪录片这种东西,长达30分钟的时间里连篇累牍的描述一个人的工作和重要性,令人印象不深刻都不行。

“老田,你这个老同学,了不得了。”坐在旁边马扎子上的同事,用羡慕的语气对田世昌说。

田世昌笑着点点头。

“除了你,你们同学都做什么了?”同事好奇的低声问。

田世昌有些怀念的道:“有读大学的,有像我一样工作的,也有学车的,还有复读的。”

“哇,你们高中这么厉害。”

“就是西堡镇的镇中,没什么厉害的。”田世昌嘴上这么说,还是有点骄傲的。

西堡镇中学的条件不能和省城的高级中学相提并论,但硬件条件渐渐的拔起来了,有了这样的基础,起码有了留下老师的资格。

80年代的乡镇还是很繁荣的,这时候的北上广深的城市圈还没有一口气吸纳1亿多人,长三角和珠三角的产业群也没有遍布工厂和工人宿舍,因此,哪怕是内陆省份,离城上百里的荒郊野外,也有的是人口上千乃至上千的村子聚居,公社或者乡镇的所在地更是人口繁茂,条件够好的话,吸引一些中专毕业的年轻老师,或者实践派的中老年教师,还是能做到的。

田世昌刚刚离校不久,眼看着西堡镇中学在自己眼里阔起来,也是与有荣焉。

当然,这里的确有他的一份功劳。

锐学组向来有集资捐款的传统,尤其是面向往届生的活动,几个月就会组织一次。掏钱最多的固然是杨锐和华锐,但田世昌这样已经工作的锐学组成员,一块两块,三块五块的也总是有的。这些钱,大部分留在了锐学组的账目里,少部分捐给了西堡中学。

望着电视机屏幕里,帅的惨绝人寰的杨锐,忙碌又认真的样子,田世昌既羡慕又佩服:

“厉害的是杨锐呀!”

同一时间,看电视的中国人心里都泛起这样的念头。

钾离子通道!

辅酶Q10!

《CELL》!

《自然》!

PCR!

诺贝尔奖提名!

这些名词对普通中国人来说,曾经都是无比陌生的。

但是,通过电视机里深入浅出的描述,特别是通过一些外国人和外国机构的认证,大家却是都体会到了浓浓的自豪感。

“比美国人厉害!”

对一名80年代的中国科学家来说,这几乎就是最好的评价了。

在短短的30分钟里,有无数人发出类似的感叹!

杨家。

院子里紧凑的摆了三张桌子,足足有四十号人坐在一起,悄无声息的吃饭喝酒,仰着脖子看两台从房间里牵出线来的电视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A- 18 A+
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