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8小说网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页
目录 | 设置
下一章

第61页(2 / 2)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问题反馈 |

周朝立国近三百年,朝中派系林立,各派系的根系深植于民间,积弊已久,任凭明景帝有心想要改变这一局面,也没有办法解决,毕竟国朝的政务实施,必需要依赖他们。

而金兰书院却不一样,它的出现,正好能够满足明景帝的需要。

由一群深受派系相互倾轧之苦,因性情使然,不喜与人同流合污,最后或主动或被迫退出宦海的人,加上一群各有所长的能吏给教导出来的学生,背景足够清白,却早早的先被打上天子门生的印记。

这个天子门生将与参加殿试的那些金榜题名的天子门生,有着根本上的不同,这个道理是谁都明白的,只是金兰书院这所新书院的名声虽响,文林中人提起,却多是报以嘲讽的态度。

第一届毕业的学子,在那里学了三年后,不是去做些倒买倒卖,或是合作开设作坊之类的生意,就是去做状师、帐房等一系列的活计,更有甚者,竟还直接回家种田养猪。

读过圣人书后,不思进取,不一心想着去考取功名,却整日忙于这些生计,令许多文人都大叹有辱斯文,耻于和金兰书院的学子为伍。

明景帝亲自担任金兰书院的消息传出,没人认为皇上是冲金兰书院的那群上不得台面的学子去的,而是都相信他是出于政治需要,邀买人心等目的,才会这么给面子。

放弃金兰书院的何艾,则处毁誉参半的状态,有人认为他是识时务,有自知之明,才会放弃他不辞辛苦一手创办的金兰书院,有人则认为他是为邀宠媚上才会献出金兰书院。

若非资政阁待诏一职的安排在前,肯定还会传出更难听的各种非议,且因何家主动放弃金兰书院在前,他自荐要当院长一事在后,明景帝虽然很欣赏何艾,却也没有就此对他多做封赏,无意间倒是为何艾避免一些更难听的非议。

何艾获得新科状元,且还颇得圣上青眼,被授予资政阁待诏,获得御前行走,成为天子近臣的资格,令何艾这个的状元的含金量更重,回乡祭祖省亲时,不仅要应酬府城中的那些父母官,还要应付何氏族人。

五房哪怕人丁单薄,却因何艾的发迹而崛起,何家人为此感到与有荣焉之余,当然更加希望能将这些好处变现。

按例祭完祖,将何艾所取得的,足以光宗耀祖的事迹郑重其事的录入族谱中后,由族中诸位有身分的长辈,以及颇受族里重视的后辈们参与的宗亲上,那些长辈们就开始讲族里的种种难处,认为何艾身为下一辈中最出色的子弟,理该担负起庇佑同族,提携族人的重任。

--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A- 18 A+
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