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肃:那也没用,天气会变的。
韩兑狠狠咬了一口油条,大早上的,少跟乌鸦嘴聊天。
吃完早餐,韩兑带着秦直回去。
路上的雪还没全化,路面有些硬,韩兑开得很慢,有惊无险地回到了村里。
他一回来,大家照例涌到他家,等着分钱外加打听消息。
韩兑又说武装部的人订了两千斤,众人一阵欢呼。
韩兑接着问:这不马上要过年了吗?大家开始办年货了,你们说,有哪些年货是咱们自己能做的?他们城里人也想买。我能想到的就是炒花生瓜子麻花之类的,大家集思广益,多想点子。
大家七嘴八舌地议论起来,有的说可以做炸糖豆,即用面裹着黄豆放锅里炸,还有人说可以炸蚕豆,这东西下酒挺好。
这几样东西是能卖,可是费面费油,他们吃油虽然不像城里人那样靠油票,但是家里人口多,平常炒菜都不舍得放油。
洪长玲问道:小锐,柿饼有人买不?
韩兑答道:当然有人要。
陈月香说道:咱家的白面不多,油也不多,那些炸货不方便去弄。小锐你再开动脑筋想想,咱家的红薯除了做粉皮粉皮还能做啥吃的?
韩兑试探道:那要不做凉粉?
陈月香说:也行。
韩姓社员们自从韩兑回来后,又开始了新一轮的忙碌。
有粉条粉皮的,还有炸麻花麻叶的,做糖豆炸蚕豆的。家家户户的窗户里整天都在冒烟,村里时不时地飘出一阵阵扑鼻的香味。
大家都有些好奇,今年这么早都开始办年货了吗?
在村里想保守秘密是很难的,很快就有人听说了,春苗食品加工厂又接到了单子。
其他人是蠢蠢欲动。
最先来问的是李小江他妈,陈月香热情得而体得接待了好。李小江他妈厨艺不错,她决定炸麻花。
她行动迅速,当天下午就试炸了一回麻花,还让李小江给韩兑送来一笸箩,叫他尝尝能不能去卖。
韩兑邀请李小江进屋,两人喝着热茶就着麻花闲聊天。
韩兑咔嚓咬一口麻花,问李小江:最近工作怎么样啊?
李小江笑道:挺好的,学生们都挺喜欢我。
韩兑也替他高兴:我早说了,你这人文化底子好,人不骄不躁,心肠好又负责,大家的眼睛都是雪亮的,不喜欢你才怪。
李小江不好意思地笑笑。
他接着说道:学生们也挺喜欢你姐的。她的课教得也挺好。
韩兑谦虚地说道:嗯,我姐也还行。
韩竹和李小江做为村小唯二的高中生,文化水平比以前那些老师高出不少,况且两人年轻,还没有被日复一日的教学工作磨疲,对工作充满着干劲,对学生也很有耐心,自然受到学生们的欢迎。
聊完闲话,韩兑说回正事:小江,你回去告诉你妈,就说这麻花炸得很好,色香味俱佳,放心吧,拿到城里肯定遭到疯抢,对了,让她估个价,炸好之后,注意防潮,等到大家把货凑齐,我再进城去。
李小江点头:好的,我记住了。
李小江刚离开没多久,又折回来了,这次是带着李小海的媳妇,他堂嫂一起来了。
李小海媳妇没来过韩家,多少有些局促。
陈月香做为一个体面人那是热情招待,很快就缓解了李小海媳妇的尴尬。
李小海媳妇寒暄几句就说明来意,她也想加入春苗食品加工厂,问韩兑可不可以。
韩兑爽快地说道:当然可以了。咱们的根红木雕厂也好,食品加工厂也好,都是咱们生产队的集体产业,是全民所有制。每一个村民都有资格参加。
李小海媳妇又多问一句:那、我们老李家的社员都可以参加是吧?
韩兑笃定地说道:那是肯定的。嫂子,你尽管放心,也让其他人放心,我韩兑不是那种小肚鸡肠、公报私仇的人。咱们韩李村所有的村民,只要是真心诚意地想加入咱们村集体企业的,我都举双手热烈欢迎,当然啦,要是有心捣乱的那就算了。别说我不同意,大部分社员也不能同意。
李小海媳妇连忙点头:对对。
李小海媳妇得到韩兑的答复后,满意地回去了。第二天,她让儿子栓子给韩家送来一大碗炸蚕豆。
陈月香见东家送点东西,西家送点东西,也不好意思占人便宜,便拿了自家的东西还回去。
韩李村的上空足足飘了五天香味,到了第六天,韩兑见东西攒得差不多了,准备再进城一趟。
他没想到的是,梁宾这家伙开着大卡车直接来村里了,人家是来拉货的。
这下,整个村子都沸腾了。
全村的人都涌到村南口的食品加工厂门口看热闹。
韩兑特意搬出来两张桌子,把赵永进江云飞周游等人都叫过来帮忙记帐收钱。韩大富韩大龙他们负责过秤。韩兑则负责维持秩序。
韩兑带着梁宾一一品尝:梁哥,你尝尝麻花,又酥脆咸香,吃了还想吃,价格不贵;你再尝尝这蚕豆,炸开了花,就着酒喝,一咬嘎嘣脆;再瞧瞧这糖豆,黄豆裹了面炸的,吃着香还有营养,关键是便宜;你再尝尝这瓜子花生。
梁宾一路尝下去,咸的香的甜的,各种味道都尝了一遍,渴了,韩兑及时递上茶。
尝完一遍后,他大手一挥:行了,都要了。装车。
然后是结帐,一沓沓的零钱拿出来。
围观群众的眼睛都看直了。
梁宾还是有些不放心地问道:小韩,这么大张旗鼓的买卖,你这儿没事吧?
梁宾没少在黑市买东西,但那是悄摸摸的。
韩兑拍着胸脯保证道:梁哥,只要你那边没事,我这边保证没事。有事了推我头上,我就不信,他们还能抓我进去蹲几天?
梁宾摇头:那应该不能够,不过,你还是要小心,别被人举报了。
结完帐后,韩兑留梁宾吃饭,梁宾拍拍肚子:都尝饱了,不吃了。我还得赶紧回去,今天是刚好路过。
梁宾开着大卡车离开了。
刚才卖东西的社员用期盼的目光看着韩兑,韩兑开始按登记的名单发钱。
李小江他妈拿到了属于她的五块钱,她高兴得合不拢嘴。
李小海媳妇也拿到了三块钱,同样高兴得不行。
每个分到钱的社员都是喜气洋洋。
没分到的社员心思活动得就更厉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