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兑对韩怀宇说道:小叔,其实奶奶不问,我也打算说的。我准备就你的这个问题开个会研究讨论一下,目前我有两个打算,一是你领固定工资,每月十几二十块钱这样;二是你领一些补助,但有提成,比如卖一千块砖提成多少钱这样算。
韩怀宇思考一会儿,果断选择后者,很明显,选择后一种,他是多劳多得。拿死工资没意思。
韩兑继续给韩怀宇画饼:小叔,咱们村现在刚开始创业,你们是头一批,是元老级人物,初期肯定要多辛苦些,酬劳也少些,等到以后就好了。
韩怀宇点头,表示明白。
韩老太又问报销的事,韩兑一脸为难地看着韩怀宇:小叔,咱们是乡下,比不了城里,生产队帐上的钱,我恨不得一分钱掰成八瓣用。要是给你报了,其他人也得给报,咱们队里实在是穷啊。
韩怀宇大方地摆手:算了算了,不报了。以后再说。
韩老太:
韩兑瞅准机会,及时告辞。
他一走,韩老太拉着儿子语重心长地说道:这小子鬼精鬼精的,你可别着了他的道。
韩怀宇说:哪能啊,他可是我亲侄子,不至于要算计我。
韩老太一向以小人之心度小人之腹:就因为是亲的,算计起来才狠,算计别人还得顾忌点脸面和后果。
韩怀宇:要不是因为是自已的亲娘,他都怀疑他娘是在骂自己。
韩兑回到生产队的办公室,开始写计划,画图。
自从砖窑场扩大后,大家的心思都动起来了。你想建房,我也想建房,以前没有规划可以这样,现在都开始营业了,不能再这样下去。
无规矩不成方圆,他打算制定一些规章制度,以后本村的社员买砖烧砖都得按规矩办事。
还有盖房子的事,村民们建房子完全是乱盖一气,也得好好规划一下。
韩兑觉得这事是个大工程,光靠自己不行。
他把笔记本和图纸装进军绿色挎包里,叫上张会计、何七还有李满堂等人,又让人回去把秦直周游赵永进他们也叫来,李小波也来了。一大帮人浩浩荡荡地朝村外走去。
韩兑边走边对大家说: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今天我带着大家好好地搞个调查。我想根据咱们村的实际情况,制定一个科学的、符合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的五年计划。请大家各抒己见。
韩兑的话音一落,李小波先拍上一记马屁:韩队长是敢打敢闯,血气方刚,干起工作响当当。有这样的领导带着,我们八队何愁不富不强?
众人:
众人面面相觑,周游脸上带着戏谑的笑意,带头鼓掌:小波同志说得好,说得妙。
李小波看着周游,也不知对方是真还是假。
秦直本能地想杠几句,可又觉得不太好,于是也跟着叫好。
现场的气氛诡异又微妙。
韩兑面带微笑,往下压压手,待大家安静下来,接着说道:你们都说说自己的意见。
周游率先发言:韩队,我建议你们村建新房时,一定要挖下水道,还有,牲畜住的地方离人远些。
韩兑说道:周知青的提议很有建设性,我所规划的新农村就是要把农村城镇化,我打算在村中选一块地方,建立新村,由村集体统一规划,统一设计建设,房子是二层小别墅,电灯电话一样不能少,冲水马桶下水道样样齐全。
张会计和何七对视一眼,这孩子大白天地都开始做梦。
知青们听到这话,顿时兴奋起来。
赵永进问道:韩哥,我们能住上这样的房子吗?
韩兑掐指一算时间,估计等房子盖好,知青们也该返城了。
他微微一笑:只要你们脚步足够快,就一定跟得上新时代。
赵永进理解为,他们也能住上。
韩兑领着大家继续往前走,他接着跟大家商量,新村要建在哪里。
李小波先响应:韩队,我觉得建在村子西头比较好,这里地势高,上风上水,前面就是河,用水也方便。
秦直问道:村南不好吗?
韩兑想了想,说道:村子南头是咱们多家工厂的聚集地,那里做工业基地比较好。
秦直:所谓的多家工厂,其实都在一个棚子里,那棚子还是他们的厨房。
周游也说:我同意小波同志的提议,新村建在村西,村北嘛,就建学校。现在只有小学,以后还要建初中高中,甚至可以建个大学。
大家一齐看着周游,心说,你就跟着吹吧,村里的牛都不够用了。
韩兑谦虚地说道:初中高中可以考虑,大学就算了。
众人这一路转悠,倒也有不少人提出了不错的建议。
特别是赵永进周游这帮人,脑子活络,敢想敢说,什么五花八门的建议都敢提。
李小波为了不输给这帮知青,绞尽脑汁地想主意。
李小波表现得太积极,李满堂都有些看不下去了,这小子的风向转得也太快了吧。
韩兑最后决定让秦直他们帮自己画几幅蓝图,一幅是韩李村未来五年的规划蓝图,一副是十年蓝图。
他又让张会计和何七李满福等人记录砖厂的支出与收入,再让他们制定一个工人的工资表和奖金表。
把任务分配下去后,他又领着李小波,叫上李小江等人去李家老太爷家。
李家老太爷叫李志耕,今年七十来岁,脸上皱纹纵横,门牙掉光了,精神头还不错,耳朵时灵时不灵。
韩兑今天来得不巧,李志耕的耳朵不太灵。
韩兑礼貌地跟他打招呼,人家听不见,也不说话。
韩兑惋惜地对李小波和李小江说道:老太爷辛苦了一辈子,人累得又聋又哑,真是可怜可叹呐。我抽个机会,让大家凑点钱,带他进城看看病吧。
李志耕的耳朵动了几下,还是没说话。
韩兑又对李小波说道:小波啊,你再去打听打听当年管理磨坊的还有谁来着?老太爷应该会有同门师兄弟啥的,人家的手艺说不定比老太爷还好。
李志耕的气开始上来了,谁还能比他的手艺好?
韩兑最后说道:咱们走吧,老爷人年纪大了,就算他乐意出山,咱也不敢用啊,你们想,他耳朵都聋了,连水声都不听见;也哑巴了,怎么跟人交流?
李小江小声说:我太爷耳朵有点背,可是没哑巴。他今天就是不想搭理韩兑。
韩兑礼貌地跟李志耕告别,临走时,他不停地用手指比划着,李志耕起初不明白,后来懂得了,人家在用哑语跟他交流。
是可忍,孰不可忍,李志耕中气十足地大喊一声:小崽子,老汉我不说话,你还真把我当哑巴?
韩兑大惊失色:老太爷,您没哑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