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点头,确实如此。
至于电影院,先等等,以后再说。公园可以考虑,事实上,公园的事,我在五年计划中也提到过。等咱们的新村建成,村民们搬进去,老村是公园的一部分,等咱们韩李村成为国内有名的村子时,这些地方就是名胜古迹,那些前来游览的海内外游客可以过来参观,听导游们讲讲咱们的村史。
大家你看看我,我看看我。他们从彼此的眼神中都读出了一个信息:这是我所听到的吹得最大的牛。
继周游之后,大家也开始各抒已见。每个人都很认真,他们想的是,连周游这个不正经的都开始认真了,我也得认真对待。
李小江提的多是关于学校和教育方面的,小锐,我觉得咱们村可以筹划初中部的事情了。孩子读初中,要么去公社要么去镇上,离家十几里,住校,宿舍条件太差了,还得带粮食;走读又太远,又累又不安全。男孩子还好些,听你姐说,她班里已经有不少女生不打算读初中了,主要是家长怕麻烦,这哪行啊。
他们这里很不重视教育,很多人读个小学毕业就算了,还有不少人连小学都没毕业。村里高中毕业的也就那么几个人。
这个问题引起了韩兑的高度重视,他说道:这件事确实得赶快提上日程。俗话说,扶贫得扶志,十年种树,百年树人。
李小江见韩兑这说,心里踏实不少。果然,他们这一代人当政就是不一样。要是他叔李满福,你跟他提这些,他都不带理你的。
刘逢秋也十分赞同李小江的意见,同时也提出自己的建议,他的建议跟农机修理厂有关,他问的是能不能安排他们的人去机械厂学习一段时间。
韩兑拿着本子一一记下大家的建议。
大家越提越多,你不是说你是个民主的人吗?我们就使劲提。
到了最后,韩兑已经记满了半本建议。
周游今天像充了电似的,电量十足:韩队长,我又有一个建议,我觉得我们红星宣传队,为了韩李村的崛起立下了汗马功劳,是不是得给我们一个剧院,别整天跟打游击似的。
赵永进:附议。
秦直说:我也不反对。
韩兑不禁有些头疼起来,他怎么觉得他仿佛打开了一个潘多拉盒子?
不过,他是一个民主的人,对于意见那自然是越多越好。
他笑着对大家说道:你们的意见我都记下来了,能落实的,会尽量落实;暂时不能落实的,我们队委也会努力,争取早点落实。今天就到这儿吧,散会。
这么多条建议,光是落实就得好一阵。
就这么散会了?大家都有些意犹未尽。
自己畅快,让领导头痛,这样的会谁不愿意开?
事情又杂又多,韩兑只能先挑紧要的做。他回到办公室先写了一份情真意切地报告,洋洋洒洒五千多字,从古扯到今,从外说到中,中心思想只有一个:教育最重要,再穷不能穷教育;领袖思想要大放光芒,还是得靠教育来传播;马列主义再好,不受教育不知道。韩李村的社员都知道教育重要,他们也想自力更生,自已建学校。可是他们刚起步,生产队没有钱,孩子们等不及,只能恳求组织拨款支援,也欢迎各界兄弟姐妹单位伸出援手。
报道一式两份,大队一份,公社一份。
誊写完之后,韩兑捏着酸疼的手腕,真想拥有个打字机,可是那玩意太难拥有,那就有个秘书吧。
李小波这人挺机灵,但字写得不好看,写文章也不太行。
其他的李满福张会计也不行,年纪大,脑子跟不上了。况且他们也有一堆杂事要忙。
韩兑有些发愁,就把李小波叫来商量。
李小波是特别想当韩兑的秘书的,可是一听他提出的建议,自己根本不能胜任。他此时万般后悔自己读书时没好好学习。
韩兑说道:没事,你还年轻,咱要活到老学到老,你从现在开始练字,多读书。
李小波皱着眉头:我今年都二十三了,等我练好学会都快三十了。
韩兑说:你就算不练不学,过几年也三十了。
李小波一听,是这么理儿。那就学吧,队长的话什么时候错过?
李小波想了想,自己现在不能胜任,但也不能让别人占了大便宜,同时,也得为领导解决问题。
他把周围人快速地过滤一遍:他弟李小涛也不行,脑子太木;秦直,是个知青,呆不长,倒是可以先用着。但他转念一想,不行,这家伙太爱抬杠,不是当秘书的料;赵永进,也不行,心不够用,领会不了领导的意图。李小波也愁坏了,怎么偌大个韩李村就没有一个适合的人才呢。
韩兑写完报告,总觉得还缺点什么,歇了半天,又写了一份报告给妇联的杨主任,向她汇报一下村里的妇女工作,并痛心地说了学校的一些情况。
韩兑写的前两份报告,领导没给回复。他写给杨主任的那份,却引起了重视。
杨主任早在报纸上看到了韩兑,挺感兴趣,就准备抽时间过去看看呢,这不,他的报告就送上来了。
杨主任心里高兴,妇联不是韩兑的上级,没想到他还特意写了份报告,这是对她和妇联的一种尊重。
杨主任带着金招红来到了韩李村,两人看到村里的变化,都吃了一惊。这才几个月的时间,变化竟这样大?再看看女同志的精神面貌,也跟以前大不一样了。不论是女童还是青年妇女抑或是老年女同志,精气神都极好,脸上带着笑,眼睛里带着光,显得十分昂扬自信。这才是新中国的妇女同志该有的面貌嘛。
杨主任十分满意:这个小韩不但表演节目有一套,办事能力也极不错。
金招红笑道:杨主任看好的人还能差?这小韩不光是工作能力强,管理家庭也值得学习。他家本来是重组家庭,关系复杂,可现在却是村里数得着的和谐家庭。
杨主任和金招红直接去了韩家,韩兑不在,陈月香面带惊喜地接待了两人。
跟上次见面相比,陈月香最近几个月得到了成长和锻炼,待人接物愈发老练得体。毕竟,她可是个体面的女人,可是见到记者都不发憷的人,还是韩兑的娘,蝎子尾巴独一份。换了别人早就大风天穿丝绸,抖起来了。可她不会抖,因为她是队长母亲,跟别人不一样。
陈月香自信满满,态度热情,谈话间显得很有见识。
杨主任本来就对干净利索的陈月香印象不错,这次一看,印象是好上加好。
她突然问金招红:八队的妇女队长还是王美云是吗?
金招红答道:对,还是她。
按照道理来说,李满福倒台后,王美云做为李满福的弟媳妇也应该跟着倒台。可是韩兑没动她的职位。
王美云本来已经做好心理准备,让出妇女队长的职位,后来见韩兑好像忘了她,她更加小心谨慎,不出风头不作妖,老老实实的。
杨主任对王美云的工作态度很不满意,简单来说,她就是不作为不积极。
杨主任又跟陈月香聊了一会儿,越聊越满意。到中午时,陈月香热情留饭,杨主任没同意,她一会儿还要跟去大队。
韩兑在村里四处转悠,听到杨主任来了,赶紧回来。
他面带笑容,上前握手问好:杨主任,金大姐,欢迎你们两位来我们村视察工作。
金招红抿嘴笑道:我说小韩,你当上队长后,这精气神都不一样了。瞧着成熟了许多。
韩兑答道:不成熟不行啊,不挑担子不知道沉重。我两个肩膀,一肩是组织的重托,一肩是人民的信任。
杨主任笑道:你这话说得好。
三人边走边说话。杨主任先去了学校视察,还跟韩竹和李小江交谈了几句,了解一下学校的情况。
她说道:女童辍学的问题值得引起重视。虽然新中国成立二十多年,可是我们跟封建糟粕和旧思想的斗争还在持续。你们当老师的要尽量做好学生和家长的思想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