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工一脸呆滞:地球难道还有新的?
韩兑说:咱们领袖要说有,那没有也得有。这个话题太宏大了,咱们先不讨论。我的意思是,秦直同志是个高级技术人才,心红眼亮觉悟高,听说还是红三代。这种人才不可多得。当然,人才嘛有傲骨那是正常的。我当初请他出山,可是下了大功夫。你们就随便一请,随便一说未免太没诚意。
高工可不傻,看着韩兑反问道:你也不舍得秦同志离开吧?
韩兑叹口气:我当然不舍得,可是他真要走,我也拦不住。而且我与秦同志的私交很好,跟他哥的交情也不错,为了他的前途就更不能拦了。刚才秦同志的反应让我十分感动,他知道我们村需要他,知道人民群众需要他。除非,我们农机厂有了大发展,他带的那些徒弟能独挡一面,否则他是不放心离开的。
高工若有所思。
韩兑接着说:咱们的领袖真是伟大,他老人家的目光能穿透重重迷雾看出事情的本质和真相。秦直同志为什么这么快就研发出人民群众急需的机械,就是因为他既有理论知识,又有实践经验。只有理论,只会沦为纸上谈兵;只有实践经验没理论指导也不行。所以,领袖才号召广大青年下乡学习,说是向我们贫下中农学习,我们能有什么好学的?还不是向土地学习,向生产实践学习?高工,若是你们机械厂能跟我们韩李村进行深度全面的合作,那我们就是工农大联盟,无农不稳,无工不强。工农联合才能稳定富强。镰刀斧头加大锤,试问天下谁能敌?
高工无言以对。
在旁边旁听的白干事也是一时语塞。
韩兑说声:你们两位好好商量商量,要是拿不准主意,可以用生产队的电话向领导请示一下。我还得去做秦同志的思想工作。
韩兑找到秦直,秦直的气还没消完,仍旧不想搭理韩兑。
韩兑硬凑上去:秦同志,我反省,我低估了你的觉悟,伤害了你的阶级感情。
秦直轻哼一声。
韩兑又说:你就看在你哥的面上,原谅我吧。
秦直本能地杠道:原谅就原谅,我为什么要看在他的面子上?
韩兑一看他的气被自己杠没了,赶紧进入正题:机不可失,时不再来,咱们俩得想办法薅机械厂的羊毛。我心情很不好,因为他们差点就拐走你。
韩兑的最后这句话取悦了秦直,秦直也不跟他计较了,说道:咱们那几样机械很好做,把东西一拆,有经验的工人一琢磨就能模仿出来。所以机械厂想要就给他们,但同时,我们要多带工人进厂实习,咱们这儿的工具材料都不够。技术工作不比别的,光想理论不行,必须得有足够的实践,得亲自下车间。
韩兑说道:还有,这东西是你设计的,他们得给设计费。韩兑没听说这年代有什么专利费,只能换了个词儿说设计费。
秦直不在乎地说:设计费没多少,他们还得向领导申请,再开会讨论十天半个月,不够浪费时间的。设计费不要了,咱们要多带人进去实习,同时要低价买他们淘汰掉的旧机械,再打入进去,看看能不能弄旧钢材废铁。以后,咱们要人才有人才,要材料有材料,那还怕什么?
韩兑真心诚意地赞道:秦同志,你再次让我刮目相看,你对各行各业比我了解得深。
秦直傲娇地哼一声,意味深长地说道:有些人是表面上看着好,叫外秀;有些人接触多了才知道他的好,这就是内秀。
韩兑懂了,及时满足他的要求:秦同志,你谦虚了,你的外在和内在一样优秀。
秦直淡淡地嗯了一声,转身离开了。他亲自去跟高工和白干事谈判。
他不像韩兑那样胡吹海聊,他直接提出条件:这几样农用机械只是初级版,如果有趁手的工具和足够的材料,他们还能做出中级版和高级版。更美观更实用。他可以把这些无偿给机械厂用,要求是他需要带二十个学徒去实习,还要低价购买厂里的旧机器。
高工和白干事觉得这两个条件也不算过分,他们说需要先请示一下领导再给答复。
两人去韩兑的办公室打电话请示厂里的领导。
第106章风景这边独好
厂里的领导一听秦直不要设计费还带来二十个学徒来干活,而且人家也说了,伙食自理,机械厂只需要提供一大间宿舍就行。领导思索片刻欣然同意。
午饭后,韩强领着高工和白干事就离开了。
韩兑和秦直赶紧让李小波去通知村里的小伙子和姑娘们,除了农机厂现有的学徒外,他们他还得再挑选十五个人进机械厂学习。
这下全村都沸腾了,免费去学手艺,生产队还给报销饭费,谁不愿意干?
不多一会儿,全村十四岁以上、三十岁以下的年轻人像潮水一样涌到农机厂门口。
韩兑看了一眼,全是男同志,就说道:怎么不见女同志?咱们不限性别,小波你再去通知一下。
过了一会儿,韩兑同族的七奶奶拽着她闺女韩秋来了。
七奶奶其实岁数不大,也就比陈月香大几岁而已,可她辈分大。这个韩秋比韩兑大三岁,韩兑得叫她姑姑。
七奶奶拉着韩秋走到韩兑面前问道:小锐,我听人说,去县里学习的人男女都行是吧?
韩兑点头说是。
七奶奶把韩秋推到韩兑面前:那你小姑能去不?
韩兑看了一眼韩秋,这姑娘性子内向,平常不爱说话,也没听说她对机械有特殊爱好。不过这也正常,村里就一台拖拉机,大家都没碰过机械,怎么知道喜不喜欢?
韩兑纠结了一下称呼,问道:小姑,你的学历是什么来着?
七奶奶笑道:小锐,你咋忘了?你姑上学晚,以前跟你和小竹一个班,她是初中毕业。
韩兑哦了一声,自嘲道:哎,我最近太忙,脑子老忘事。这个学历倒可以。
说着,他指指旁边:小姑,你去旁边等着,等所有人报完名,我们还得进行考试筛选。
韩秋点点头,走到旁边静静地等着。
韩秋一开了头,村中也有其他姑娘前来询问。
韩兑一一认真解答,这些女同志还没下定决心要不要报名。
有一部分村民开始说酸话了:队长,姑娘家迟早要嫁出去,咱们村掏了学费让她们去手艺,以后都得便宜外人。
有人一起头,大家的议论就更多了。
那些前来询问的姑娘们气得满脸通红,想出声反驳,无奈对方人多势众。
韩兑拿起破喇叭就是一顿吼:领袖都说了妇女能顶半边天,把你们那套封建腐朽的老思想都给我收起来,咱们可是新时代的新农民。
还有人嘀咕道:那也不怪我们,别人都这么想。
韩兑皱着眉头反问:别人怎样咱就怎样?要是那样,那还建设什么新农村,跟大家一样穷着呗?别人伤风你们要不要感冒?别人出殡你要不要死掉?
这一连串的质问,把些人驳斥得哑口无言。
韩兑以前对他们挺和气的,要怼也是怼李满福李前进等人。现在好了,掉过头来怼他们,还真是招架不住。
韩兑顿了顿又说道:我这人最铁面无私,你们都是知道的。别说是你们,就是我亲哥亲奶亲叔,犯了错,我也照样说。这是我的原则:长嘴不为民做主,不如锯了当葫芦。
大家像鹌鹑似的缩着,频频点头:队长,你说得是。
在场的女同志都觉得十分解气,对韩兑这个队长愈发信服。
七奶奶拍手称好:小锐,你说得好。
说完,她狠狠地剜了一眼这些人,说道:我只有两个闺女,大闺女出嫁了,小闺女是要留在家里招上门女婿的,咋就不能去当学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