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8小说网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章
目录 | 设置
下一页

女配也种田第2部分阅读(1 / 2)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问题反馈 |

女配也种田作者:未知

女配也种田第2部分阅读

时也有人上山采些山货野菜,渐渐也就走出了一条单人通行的小道,弯弯曲曲,泥黄|色在一片浓绿中一目了然,这也让刘佳宜松了口气,这可比没有方向,在半人高的草丛里行走来的方便安全,她顺手折了一根树枝,挥打着两边的杂草,小心地前进。

刘佳宜现在很是庆幸。她从小在外公家生活过一段时间,小学也是在那边上的,等到要上初中的时候才被爸妈接回县城里。外公是个老中医,恰好他们村子旁边也有座山,她打小就没少跟着外公往山上跑,一些普通的草药,常见的花草树木,野菜野果也都认了个大概。小时候是贪玩贪吃,却没想到一朝穿越到了古代农家,这点原来以为没用的东西瞬间成了救命的本事,还真是世事难料。

刘佳宜仔细辨认着四周的植物,虽然她的运气一直都是平平淡淡,但是穿越这种比中五百万大奖更难得的机率都让她遇到了,指不定还能在这不知被多少人光顾过的外围地带找到株百年人参千年灵芝神马的。

不过刘佳宜显然想太多了,她一路走来也就摘了些蘑菇,还是些样子比较奇怪,村民没敢摘的,当年刘佳宜由于喜欢吃各种山货,对这些东西可谓知之甚详,这才敢去摘这些漏网之鱼。

摘完蘑菇,背筐也只填满了三分之一,刘佳宜接着往里走,毛栗子山葡萄接二连三的出现,不过刘佳宜并未停下,她准备再往里看看,刘小弟想要的红果还没影呢。

刘佳宜爬了将近一个小时的山路,体力渐渐跟不上了,她开始把铁锹当作拐杖拄着往前走,一边还气喘喘地感慨,这上山真不是一般的力气活。就在刘佳宜想要找个地方停下休息片刻的时候,前方视线一转,出现了一片火红火红的果林,刘佳宜顿时呆愣了片刻,随后才意识到这里并不是哪家种的果林,而是一片野生的山楂树,正是刘小弟心心念念的红果,此时山楂成熟才映衬出一片火红的颜色。

刘佳宜想到糖葫芦那酸酸甜甜的味道,顿时唾液大量分泌,连咽了几次口水。她抛下铁锹,一时间早已忘了四肢的酸痛,几步就跑到果树中间,摘下一个已经红透了的,在衣服上蹭了蹭就开吃起来。刘佳宜并未去想,其实她的衣服还不定有山楂干净

刘佳宜把背筐中的蘑菇都移到布袋里,然后用背筐装了半筐的山楂,留下一半的空地一会儿好去捡些板栗,那个才是能填饱肚子的东西。

上山容易下山难,何况身后还背了十几斤的山楂,刘佳宜只能双手拄着铁锹才能保持平衡,慢慢地挪回长着几颗板栗树的地方。这里已经掉了不少毛球下来,她用树杈拨弄着,挑挑拣拣,找那些没有被虫子蛀过的,直到背筐装不下才停了下来。

刘佳宜正准备起身,就见眼前一道亮色闪过,然后便是一阵咕咕咕的叫声,刘佳宜一喜,野鸡!不过野鸡可不容易抓,它们一个飞跃就是十几二十米的距离,而且异常谨慎,遇到一点风吹草动就会逃跑。

刘佳宜看了看自己僵硬麻木外加酸痛不止的小腿,内流满面,这样怎么可能追的上人家!虽然山鸡肉质比较柴,但那也是肉呀肉呀肉呀!

除了几天前还不够塞牙缝的三条小鱼,已经处于严重缺肉状态的刘童鞋安慰了自己半天,才从怨念中脱离,然后她心中一动,有野鸡出没,那是不是说明附近有野鸡窝!

顿时吃肉的念头顺利占领大脑,刘佳宜迅速把背筐里的东西都倒了出来只留下一点山楂,然后重新背上背筐,扛着铁锹就往山鸡跑走的方向找去。期间为了不至于回头找不到路,就不停地扔下山楂作为记号,等到终于再一次看到有野鸡从眼前飞过时,她差点没有欢呼出声,没找错方向!

接着走了不下一刻钟,刘佳宜开始重新听到咕咕咕的叫声,她赶忙往前迎了迎。这里树木稀疏,草丛旺盛,她虽然尽量小心翼翼,但是脚步压在草丛上总免不了会有声音。

刘佳宜胆战心惊地终于接近到离野鸡只有几米的位置,眼见它漂亮的尾毛一颤就准备起飞,刘佳宜一着急,也顾不上隐藏了,抱着空的背筐往前一跃,就想要把它套住。然后她便觉得眼前一花,沉重地落地,远处一公一母,一漂亮一丑两只野鸡正在扑棱着翅膀,欢快地远去,那一闪一闪的亮色像是在嘲笑着什么。

刘佳宜挫败地把头埋在草丛中,蹬着脚,双手锤地,尖叫几声,然后倏然沉默。这时一阵微风扫过,一片泛黄的树叶旋转着悠悠落下,停留在她的耳畔,全世界似乎只剩下那呼呼的风声和很远处隐隐约约传来的咕咕叫声,刘佳宜忧伤地翻身仰望蓝天,好一个秋高气爽!

☆、挣钱难呀!

刘佳宜走后刘小弟开始晒豆子,后院的菜园四周种了一圈的黄豆,再留下去豆荚就要开裂了。一直以来没怎么照看,豆子长的稀稀拉拉,不到半个小时刘小弟就都把拔了出来,用麻绳绑好,一捆捆地抱回院子,豆荚拽下装到簸箕里,放在院子中央晾晒,剩下的秸秆也铺好晒干,回头可以烧火。

等到西边开始出现火烧云的时候,刘小弟把院子里的黄豆和秸秆都收进粮舍,期间时不时担忧地朝大山的方向望去。

心不在焉地喂完老母鸡和小猪崽,刘小弟开始做饭。和一碗玉米面糊糊,下到开水里,等到烧开后,把从菜园摘的几个发育不良的茄子球,和葱剁细后一股脑扔进锅里,再撒点盐。想着姐姐进山应该会比较累,就又把仅剩的三个窝窝头也给蒸上了。

忙完之后的刘小弟就坐在自家大门前,托着下巴,朝村头的路上眼巴巴地望着,有大叔大婶路过就逗他两句,刘小弟也不理,就这么安安静静地坐着。

刘佳宜回去的时候天色已经暗了,她远远地看到一个小人蜷缩在自家大门前,双手抱膝,下巴顶在膝盖上,眼神直楞地盯着前方,小小的样子惹人心疼。刘佳宜心中一阵暖流淌过,第一次有种模糊的认知:他就是自己这一世唯一的亲人了!现代的刘佳宜是独生子女,也从来都觉得没人和自己抢吃的,抢玩具,抢父母的爱是件很幸福的事,可是一朝穿越,前一世就像一场梦一样,除了留下一片回忆,什么也不剩了。刘小弟的存在可以说是她接受现实的一个重要原因,那毫无保留的信任和依赖让刘佳宜有种前所未有的使命感和满足感,同时心中也在庆幸,原来自己还是被需要的,还是有亲人的关怀。

穿越后,清醒过来的第三天傍晚,在漫天火烧云的验证下,刘佳宜从内心深处开始接受并适应这个山村小村姑的身份。

刘小弟这时也已经看到了刘佳宜,眼睛顿时有了神采,先是奉上一个大大的笑容,站起身猛地朝刘佳宜扑来。

“慢点!慢点!”刘佳宜好笑地躲开对方,自己可是还背了一大筐的东西,肩上还扛着铁锹,哪里经得起他这么一扑!

牵起刘小弟,回到家刘佳宜就开始整理大半天来的收获。

“你要的红果!山上有一大片的红果林,保管让你吃个够!”刘佳宜倒出背筐上面一层的板栗,剩下半筐的山楂直接推到刘小弟的面前。

刘小弟眼睛一亮,咽了咽口水,伸手就要去抓,却被刘佳宜挡住,忽视他控诉外加委屈的眼神,刘佳宜说道:“马上要吃饭了,吃完饭再吃它,正好能消食。不过不能多吃,一天最多十颗!”

刘小弟蔫着脑袋收回爪子,“那你摘这么多干嘛?”

刘佳宜刚想反驳却找不到说辞,是呀,自己摘这么多干嘛?!下次想吃再上山去摘新鲜的呗!刘佳宜打死也不承认自己是被种田文里多艺多才的主角所影响,只想到好吃的冰糖葫芦和山楂片山楂茶山楂酱什么的,完全忘记了自己其实压根不会做的事实!

刘佳宜心里懊恼万分,面上却不露半分声色,这么丢脸的事情怎么可能说出来!于是她脸不红心不跳地直接转移话题,抓过一边的布袋递过去,“小弟想不想吃蘑菇?我找到不少,一会儿洗洗,炒着吃或者炖汤都不错。”

刘小弟一听蘑菇果然没有再想起刚刚的抱怨,连忙接过布袋,“蘑菇!姐你在哪摘的?蘑菇可不好找,这东西可鲜嫩了,一长出来就都被人摘走了。姐,你不会是进了山里面吧?!有没有受伤?”刘小弟一惊一乍地说完,自己脑补了不少片段,也顾不上看蘑菇了,拉过刘佳宜就要检查起来。

刘佳宜无奈地看着刘小弟,连忙安抚,“没有,我又不会打猎,怎么敢进深山!这些是那些村民不要的,不过都能吃,我就都给摘回来了。”

刘小弟怀疑地瞟了一眼刘佳宜,好一会儿才把视线转移到手中的布袋上,打开一看,顿时不淡定了,叫道:“姐!这都是毒蘑菇!又不能吃,你摘它们干啥!”

“这些不是毒蘑菇,只是你们不认识,我说能吃就能吃,要不我先试试有没有毒,你再吃?”刘佳宜开玩笑地说道。

刘小弟脸色一变,怀疑地问道:“村里人都只吃那种灰白色的大蘑菇,从没人采过这些,姐,你是怎么知道它们能吃的?”

刘佳宜早就想好了说辞,“咱爹还在的时候教过我识字,娘屋里装了那么多的书,我也看了点。书里讲什么的都有,这些都是我从书上看来的。来来来,我告诉你,这个叫做猴头菇,这个叫松菇,这个叫”

刘小弟张大了嘴巴,一时有些不能接受,“书里还能写这些?!”

刘佳宜好笑地看着刘小弟的反应,眼珠一转,觉得这是个引导小孩好好学习天天向上的大好机会,马上热情地介绍道:“那些读书人不都说书中自有黄金屋么,书里可不是什么都有!熟话说秀才不出门便知天下事,还有的书是专门教怎么种田的呢!所以小弟啊,你以后要好好读书,等过段时间家里有余钱了我就送你去沈夫子那里,就是考不上状元,也多知道一些东西。”

刘小弟稀奇地拿着一朵猴头菇在那研究,不知道听没听到刘佳宜的话,只是连连点头。过了半晌还是忍不住说道:“姐,我看还是先给咱家大花吃着试试吧!”

刘佳宜知道潜移默化的习惯认知不是一时半会儿就能改变的,大花可是自家唯一能下蛋的母鸡,刘小弟这么说显然已经有八分相信刘佳宜了。让刘佳宜欣慰的是,刘小弟这么小就知道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途径,不过这也让她这个六岁时只知道看动漫,打扮洋娃娃的人汗颜不已。

“对了姐,你就摘这些东西,怎么这么晚才回来?”

从刘家到山脚下要十多分钟的路程,上山一个小时,采加上采摘山货,来回也不会超过五个小时,刘佳宜可是上午就出了门的。

刘佳宜只得解释起来。当时她没逮着野鸡,却发现了旁边的鸡窝,里面好几个野鸡蛋,着实兴奋了一下,没鸡蛋也行呀!把野鸡蛋一个不剩地都捡了之后,刘佳宜开始在附近挖陷阱,因为时间有限,又人小力微,陷阱挖的不大,也就一米来高,为了实用,她还用砍刀削了一些尖头的竹子木条插在陷阱底部,上面再铺上一层枯枝野草,心想着明天还来给挖深些,不过仅仅这样还是费了她不少功夫。

刘佳宜当然没说自己那丢脸的逮野鸡行径,着重刻画了自己怎么细心谨慎发现野鸡窝,怎么自学成才布置好陷阱,又怎么做记号不至于迷路,心安理得地享受着刘小弟崇拜的目光。

“姐,我听丁大叔说,挖陷阱要做上记号,不然别人没注意不小心掉进去就不好了,而且记号也能让别人知道这个陷阱是有主的,不能随便拿里面的猎物。”刘小弟歪着头想了会儿提醒道,虽然不想打击兴奋的姐姐,可是姐姐第一次打猎,肯定有很多都不知道。

刘佳宜脸色阴晴不定,这个死小子!到底谁才是穿越的啊!不过这小子这么聪明,以后读书肯定也不错,刘佳宜好像已经看到了美好的生活在朝她招手。

“咳咳,这个,陷阱其实还没挖完,今天时间太短了点,我准备明天再上山一趟给完善完善。”

刘小弟帮着刘佳宜放好铁锹和铲子,然后拉着她进了厨房,“姐,你饿了没?我把饭做好了,快点来吃!”

刘佳宜不知该如何形容自己现在的心情,酸酸楚楚的,就是刘家村里别家的同龄孩子也只用干些不起眼的活计,谁像刘小弟一样还要做饭?!刘佳宜一阵感动,顿时心软了,上前抱了抱刘小弟,“好了,下次进山咱们一块去!”

刘小弟兴奋地挣开刘佳宜,“真的真的?姐,你真是太好了!”

刘佳宜敲敲对方的脑门,回到院子里,从井里打了水,叫道:“过来洗手,不洗不准吃饭!”她这几天正努力地改正刘小弟的许多不良卫生习惯。

刘小弟还沉浸在喜悦中,对于这项平时不怎么喜欢的活动也乐呵呵的接受了。

吃完饭天已经黑了,刘家的油灯里只剩很少的一点油,两人平时都舍不得用,就早早的睡了。刘佳宜虽然白天活动量很大,但一时心中有事,便躺在床上琢磨着如何挣钱。

家里到处都是用钱的地方,房子已经破的不能再破了,油盐酱醋茶也都用的差不多了,而且冬天要来了,家里只有两床薄被子,连个像样的棉衣都没有。什么都要钱,没钱寸步难行!

上山也只能找点吃的维持日常生活,听刘小弟说,就是猎户也不能每天都抓到兔子野鸡,一年的收入在刘家村也就排个中等。至于养殖,人都吃不饱哪有多余的粮食给家禽吃,粮食在古代很精贵的,在收成不好的年份里,糟糠都是粮食!所以村里的人家多是就养了几只母鸡母鸭,只管下蛋,就是养猪也只割些猪草,混着糠喂。而且没有现代的孵化技术和养殖技术,大规模养殖鸡鸭鹅想都别想。就算养出来了,古代家家户户都养鸡鸭,大户人家也都有自己的庄子出产,也根本没有销路。

刘佳宜一条条过滤着那些能挣钱的法子。记得种田文里都说兔子好养,刘佳宜重重地叹口气,古代人没有吃兔子肉的习惯,附近少量的市场也已经被村头的杨老头占据了。杨老头他儿子儿媳早逝,独自一人带着个小孙子过活,俩人天天打野草喂兔子,家里就一亩旱地,交了税也就仅仅够两人的嚼头。刘佳宜就算再想赚钱也没断人活路的道理,于是养兔之路,否决。

许久没有头绪的刘佳宜模模糊糊地接受了周公的召唤,临睡前还在想,还是先把山上能吃的先尽可能地搬回来再说别的吧!

☆、做一只快乐的小仓鼠

第二天,刘佳宜起了个大早。在古代农村没有一点娱乐活动甚至连灯都没有的晚上,她除了睡觉也只能睡觉了,于是在现代怎么都改不了的睡懒觉毛病,不治而愈每天睡十个小时还想接着睡的,那真成猪了。

刘佳宜和刘小弟先一起出门打猪草,回来喂了猪和鸡,吃完早饭,收拾收拾,赶着太阳还没热起来之前直奔山上。

两人来到刘佳宜昨天挖的陷阱旁,她这才想起昨晚刘小弟的提醒,顿时有些尴尬,瞥了眼刘小弟,她本来打算在没有败露前给陷阱先完善好的,谁知一个心软就把这家伙直接带来了,唉,一失足成千古恨呀!

不过刘小弟却像是忘记了昨天的对话,踮着脚在旁边的树枝上栓了根彩色的布条作为标记。刘佳宜暗呼口气,转身对着空无一物的坑底幽幽叹息,肉呀肉,你什么时候才能自动送上门呢?!

接下来两人开始了储备粮食大业,采蘑菇,捡板栗,摘山楂,虽然刘小弟瘦弱的肩膀能背的东西实在有限,但怎么说都是两个人,带回去的自然也就多了不少。

下山的时候已经将近中午,太阳毒辣,两边的田里都是正在收割稻谷的村民,刘佳宜牵着刘小弟匆匆往家赶,早上只喝了点面糊糊,这会儿早就饿了。

接下来的几天两人都像个小仓鼠搬家一样,天天上山,早晚跑两趟,每次都连背带拿的回来。附近的蘑菇木耳大幅度减少,要是不细心发觉,基本很难看到踪迹了,刘佳宜准备把它们都晒干了,作为冬天的储备粮,要是多了还能送到里正家五叔在镇上开的杂货铺去换些铜板。熟透掉下树的板栗两人也捡的差不多了,地上的没了,刘佳宜就挥竹子自己打,板栗可是个好东西,淀粉含量高,粮食不多的时候还能用来填饱肚子。

凭借着连《本草纲目》都只背下三分之一的半吊子的草药知识,刘佳宜还采了不少常见的中药材,留着晒干卖给镇上的药店,也是一笔不小的收入。她有时也能遇到点野生的山药,只是不多,只够打打牙祭。

忙碌之余,刘佳宜每次远远望着那一大片的山楂就肝疼,这东西虽是酸甜可口,但酸味压住了甜味,一般人还真吃不了多少,就是卖也卖不上价钱。每年村里人也都只摘点回去解解馋,剩下的就烂在树下了,重新变回养料。刘佳宜对这种浪费行为很不齿,可是她也不会做山楂的吃食,只能对着一片红彤彤的果林暗自叹息,你丫的要是早知道穿越到这种地方,自己不把能找到的各种美食方子都背下来?!不把什么果酱果酒果醋的酿造方法都记下来?!不把什么玻璃香皂火药的制作方法都记熟喽?!呃,最后一个不用了,这个世界都有了。

刘佳宜发现自己还真没主角运,什么野生的山椒,土豆,花椒,橄榄,无花果,一个也没见着,不过也许是她没敢朝大山深处探索,收益那可是和风险成正比的!普通的东西尚且如此,更不要说什么人参灵芝了,人家挖个陷阱每天都有傻鸡傻兔掉进去,时不时还能抓两只狐狸,自己的陷阱都挖了有个小十天了,只抓了个兔子,还是公的!

刘佳宜咬牙切齿地把兔子扒皮抹盐,挂在屋檐上风干,努力地顺着气,安慰自己,这才是正常生活不是!

不管怎样,日子照样在过。刘佳宜除了每天进山,其他时间她就带着刘小弟开垦菜园,或是去后山翻地。秋天来了,冬天还会远吗?很有忧患意识的刘佳宜打算把地里都种上土豆白菜萝卜。土豆抗寒,腊月收上来,多少也是一种粮食,而白菜萝卜则是冬天的必备蔬菜。

原本刘母还在的时候,心疼女儿儿子,很少让他们做地里的农活,于是她自己的活就多了,因为没有精力,菜园弄的也不大,只种些合时节的蔬菜。姐弟俩经过几天的努力,把原本只有百平的菜园扩到了将近一亩,也幸好刘家比较靠近后山,偏僻,旁边又没有别的住户,也就没人反对了。家里没有牛,姐弟俩就用人工推犁,点点地把地翻开,把泥土打碎,再草木灰还有家中的积肥给田里施了肥,这才算闲了下来,就等过段时间下种了。

就在刘佳宜和刘小弟忙着每天进山或是下地的时候,村里的稻谷也都收了上来,家家户户的院子里都晒着一层金黄|色的稻子,村里的稻场上被铺的满满的。连续晒上几天,水分干的差不多了,轰轰烈烈的打谷,扬稻,舂米又开始了。

这边闲下来的姐弟俩就开始剥栗子。板栗藏在毛球里,毛球的表面是一根根尖刺,像刺猬一样,刘佳宜把家里的破衣裳剪开,一层层缠在手上,这样就不至于扎到手了。她右手拿着砍刀,把毛球一个个劈出裂口,再使劲一掰,里面棕黄|色的板栗壳就露了出来。

这是个体力活,刘佳宜开始还带着刘小弟一起,后来发现就算有布挡着,手上也被扎了不少的小红点,这让她分外想念现代的手套,还有各种处理工具。心疼之下她就把刘小弟赶出去玩了,自己一人慢慢来,反正也不着急。

这天,板栗剥地差不多了,刘佳宜给刘小弟炒了锅栗子,然后装了一大海碗,端着来到隔壁花婶子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A- 18 A+
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