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才,他们距离屋顶是30米。
从1楼爬到2楼、3楼、4楼、再连上1楼,不管大家身在哪里,距离屋顶都是30米。这说明,他们表面上一直在往上爬,可实际上,是在一个奇怪的水平面上不断地绕圈。
这就是彭罗斯阶梯的诡异之处眼睛看到的,和身体所在的空间不一致。
如今距离顶棚27.5米,显然他们往上走了2.5米!
江平策道:看来,我们终于离开了第一层。
章小年兴奋地道:每层空间都是2.5米高,刚才距离屋顶30米,假设我们在1层平面;现在距离27.5米,这里就是真正的2层平面了!
江平策闭上眼睛,在脑海里迅速绘制出了一个立体几何模型。
理清楚思路后,他才看向越星文道:我们可以把这栋大楼理解为一个塔状结构。总高30米,层高2.5米,总共有12层的高塔。每一层塔,都是一个独立的空间,而空间的内部,则是彼此相连的四层循环楼梯。每层塔之间,又由隐藏的机关相互连接。
柯少彬一边听,一边在电脑里画模型图,很快他就画出了一个12层塔的结构,每层塔又由4段楼梯构成。柯少彬将笔记本电脑屏幕旋转,问江平策:是这个意思吗?
江平策点头:差不多。
章小年看向模型图,兴奋地道:这么一看就很清晰,每层塔内部的空间独立计算,我们现在是从一层塔来到了二层塔,这两层塔之间的机关,就是刚才4号楼梯和1号楼梯的连接处。他佩服地看向江平策,师兄,你也懂建筑设计?
江平策淡淡地道:用立体几何推理,原理是一样的。
众人凑过去仔细一看,图一画出来,大家顿时觉得眼前的立体迷宫变得直观多了。刚才,他们爬不出去的循环楼梯,其实是十二层塔的第一层空间,而章小年用挖掘机挖开4、1楼梯连接点后,触发机关,楼梯旋转,使一层空间跟二层空间相连。
那么,二层空间连接三层空间的机关在哪里?
越星文仔细想了想,道:这样吧,卓师兄也按照塔状结构来做标注,现在是2层塔,写成21,22,23,24,到了3层塔,就写31,32这样,后面就不会乱套了。
所有的楼梯长得一模一样,不做标注的话很难区分。越星文说的这种标注方式,确实很直观,大家一看标注就知道自己在第几层平面。
越星文道:师兄你跟我换一下位置,你走前面,方便标注。
卓峰点了点头,召唤出金色电流,在前方台阶上烧出一个【21】的标记。
众人继续往上爬,这里的楼梯跟刚才一样,也是一段楼梯分成了13个台阶,倾斜向上45度角,垂直总高度2.5米,和之后相连的楼梯夹角90度。
他们在爬完21,22,23之后,果然回到刚才标注4的这一层。
再次遇到彭罗斯循环阶梯!
卓峰在4这层上面,烧出了一个1424。
江平策道:看来,第4段台阶是一层空间和二层空间的连接点,为了验证结论,小年你再挖断它看看。
章小年点了点头,将24和21之间的连接点挖开。熟悉的轰隆声响起,他们所在的台阶再次开始逆时针旋转180度,然后,眼前出现了熟悉的1!
越星文道:逆时针转180度,再转180度,我们又转回来了?
章小年用激光测距仪一测,兴奋地说:距离屋顶30米,我们确实回到了一层!
看来,江平策的推论是完全正确的。
越星文笑着拍了拍江平策的肩膀:塔状结构,每层塔独立计算,亏你想得出来。
江平策的立体几何很厉害,越星文一直都知道,他的空间想象力不是一般人能比的,就算他不是建筑专业,他也可以通过数据推理、几何建模,分析出这个迷宫的核心设定,越星文心底十分佩服,不由看向江平策道:接下来,你带队吧,我就跟着你走了。
江平策唇角轻扬:嗯。
他看向卓峰,道:麻烦卓师兄重新把1层的楼梯重新标注一下。
卓峰将原本烧出来的2、3、4标记都修改成12、13、14,代表这里是一层空间。其中,14和24是同一段台阶,也就是机关连接处。
江平策道:断开机关去二楼。
章小年再次断开连接点,回到刚才的二层空间。
众人往上走了几步,江平策道:断开22和23。
章小年迅速操作,将22和23断开之后他们所在的22楼梯也开始旋转,这次是顺时针旋转90度,连到下一层台阶,大家看见了熟悉的12。
林蔓萝愣了愣:我们又回到了一层吗?
江平策道:断开14和11,去2楼,再断开23和24。
章小年听话地按照江平策的指令操作,大家回到2楼,章小年打开23和24的连接点,23楼梯旋转之后,面前出现了没有标记的新的台阶。
这次不用江平策提醒,章小年自觉地拿出激光测距仪,测量了一下当前位置跟屋顶玻璃天窗的距离,然后激动地说:距离屋顶是25米,我们来到了第三层塔!
众人互相对视一眼,眼中都浮起一丝欣喜。
江平策冷静地总结道:每层塔有4段首尾相连的彭罗斯阶梯构成,阶梯之间的连接点就是隐藏机关,其中两个连接点通向上一层,两个通向下一层。如果后面的空间也是遵循这样的规律,我们每到新的一层,排除自己所在的台阶,只需要做3选2的选择题,选对了往上爬一层,选错了掉回下层重新走一遍,这个迷宫会变得很简单。
柯少彬忍不住吐槽道:别人进来估计要转晕了,你居然说很简单。
江平策:
越星文笑道:对我们平策来说是很简单,他脑子里几何建模都做出来了。
江平策神色淡漠:继续走吧。我觉得,那位赵设计师做出来的迷宫,应该不会一直遵循同样的规律,连续重复12次。
章小年赞同道:我也觉得,目前我们才走到三层空间,花费了10分钟。如果后面的规律都一样的话,不到半小时就能出去。
越星文道:抓紧时间,继续往上。
众人继续向上,章小年挖开32和33的连接点,楼梯旋转过后,眼前连上了一段新的台阶,走到新台阶再测距,22.5米,章小年道:第四层!
江平策:继续。
按照距离推理,30米高的大楼一层2.5米,整栋楼有12层。目前他们走到4层,前面4层的规律相同,总不至于一直走到12层规律全部相同吧?
卓峰在前方的台阶上标了个【41】的记号。
恋耽美